近年来,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把党建引领与倡树文明乡风紧密融合,通过建强组织领导推动、精准施策重点破题、选树典型倡树新风,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中形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突出四个强化,以党建引领推动脱贫攻
坚该村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按照“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工作思路,突出“四个强化”,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强化脱贫攻坚组织建设。村两委专门设立了村扶贫办公室,明确两委干部扶贫职责,建立每周脱贫攻坚例会制度,及时通报学习有关政策精神,研究解决项目实施、入户帮扶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加强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组织全村20名党员对31户贫困户进行分包,不脱贫不脱钩,形成了以驻村帮扶工作队为主体,以村两委班子为后盾,村内党员全员参与的扶贫工作体系。二是强化脱贫攻坚典型培树。将发展党员队伍后备力量与脱贫攻坚紧密融合,通过在贫困户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充分发挥贫困户脱贫攻坚主体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2018年在贫困户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名,其中2名今年被确定为发展对象。三是强化脱贫攻坚压力传导。以扶贫工作为重点,在全村党员干部中实行《党员积分管理》,每季度对党员工作情况进行集中点评、打分、公示,对于积分先进个人予以表扬或物质奖励,对积分落后党员及时谈话谈心提醒,增强党员集体感、荣誉感,确保人人身上有担子,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先锋带头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以精准施策破题脱贫攻坚
该村始终将精准施策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抓手,今年以来,深入分析剩余15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针对老人户、无劳动能力占绝大多数的实际情况,精准施策教育引导子女加强赡养,确保实现稳定脱贫。一是签订《孝老敬亲承诺书》。组织帮扶责任人、乡村干部入户宣传尊老、敬老、爱老优秀传统文化和赡养老人的法律责任,并在乡干部、村干部、帮扶责任人的共同见证下签订《孝老敬亲承诺书》,通过约定赡养费用、提供生活必要物资、常回家看看、大病护理等方式,既让贫困老人每年有固定的赡养费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又给贫困老人的精神生活带来慰藉。二是设立德孝奖励基金。通过社会捐赠和村集体补助的方式建立德孝奖励基金,凡贫困老人子女严格履行《承诺书》约定,且能够提供证明或贫困老人书面证明的,由基金按照每年600元的标准分季度进行奖励,并在该户门前张贴“德孝之家”牌子,通过“子女交纳赡养费+社会捐赠+村集体补助金”的形式,为贫困老年人老有所养、脱贫脱困提供持续帮助。三是健全监督教育体系。对未尽到赡养义务的子女,运用“德治+法治+自治”方式,采取“提醒、教育、处罚、法院判决”四种形态,加强监督教育。成立德孝理事会,对不赡养老人的子女首先进行提醒谈话,说服教育;经村德孝理事会提醒后仍不尽义务的,由乡司法所对其进行法律教育;司法教育后仍不改正的,将其列入村级黑名单,不予出具入党、入学、参军、公职人员报考等各类证明,并进行曝光批评;经三种形态教育仍拒不悔改的,由村两委结合乡司法所帮助老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依法维护贫困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注重创新载体,以乡风文明助力脱贫攻坚
将脱贫攻坚与推进乡村振兴、弘扬时代新风紧密融合,以乡风文明为抓手,积极唱响明理、感恩、自强的主旋律,全面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健全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加强教化治理。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内容包括公德民俗、平安建设、婚姻家庭、民主参与、奖惩措施等方方面面,特别对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等靠要”等不思进取的人和事的处罚制约进行了明确,变“软要求”为“硬指标”,形成“我脱贫、我光荣”的良好舆论导向,引导村民自立自强,在思想上和物质上均实现“脱真贫、真脱贫”。二是制定标准,强化教育引导营造浓厚氛围。结合户容户貌、老人赡养、致富带贫等扶贫工作目标,研究制定了“最美家庭”“德孝之家”“致富之星”等标准,通过在大屏幕滚动播放、发放公告等形式,教育引导群众了解乡风文明的内容。谋划开展“最美家庭”“德孝之家”“致富之星”等系列评选活动,5月31日第一期评选了5户“最美家庭”,并通过带红花、发放200元奖金、在门口挂“最美家庭”等形式。三是示范表率,开展主题活动引领移风易俗。以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为主,呼吁村民积极参与,定期开展自愿者主题活动,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引领群众移风易俗。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净化家园”、“邻里互助”等自愿者活动3次,清除村内和丹河垃圾26方,帮助王友贵等15户贫困户整理了户内环境,帮助薛菊香等6户贫困户修缮了房屋、修建了防滑道路,为31户贫困户进行了义诊,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弘扬时代新风、助力脱贫攻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