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中心
杨法谊:扑身田野的“板凳”局长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17-07-12 | 阅读:1575

步履蹒跚,踏遍乡村。一脚黄泥一身土,几番牵挂几番情。穹庐下,原野上,这个朴素的身影,与丰收的庄稼融成一幅图画。他,用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担当,手拿板凳,把党的宗旨书写在田间地头。

在修武县,有这样一位30年党龄的老党员,一年365天,他有240多天是拎着小板凳,走在田间地头,群众都称他“板凳”局长,见面都亲切地叫他“老杨”。他就是修武县政协副主席、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

老杨干了30年农业,心心念念就是咋样让粮食高产再高产。为啥老拎着小板凳?原来,他患有双侧股骨头坏死,不能长时间走路。走不动了,小板凳就地一放;地里有啥问题,随手就拿铁锹解决。车上带着的农药、微肥随时发给老百姓,防治病虫害、提高粮食产量可少不了哩!就这样,他走遍了全县187个村村寨寨,在31万亩土地上留下了他指导农民种田的足迹。

常年累月,他拖着病腿奔波着,群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老杨心里装着大家伙,大家伙都憋足劲跟着老杨干。他先后推广160多项农业新技术,带出1000余户高产示范户,建立156个粮食示范片、高产攻关田。

别人的手机通讯录大多存的是同事、亲朋和领导,但杨法谊却存着全县400多个农户的电话号码,这就是他的 “朋友圈”。

哪家有啥事,哪家作啥难,他心里一清二楚,很多事不用群众开口他就上门办了。群众说:老杨就是俺们的主心骨,这样的党员干部,群众咋能不拥护?

“这么多群众,这么多示范户依靠我,信赖我,我要干不好,咋对得起他们?”

杨法谊向科技要高产,向管理要效益。修武县这样一个半山半川、农业基础并不突出的小县,7年连创19项粮食全国纪录,每年多向国家贡献粮食260万公斤,群众多赚613.6万元。如今修武是闻名全国的粮食高产大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板凳”局长老杨用一言一行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树起了党员干部一面旗。

“党和人民给予我的太多太多,自己觉得做的还不够!今后我会更加搁劲干,带领群众干,让粮食再高产,让农民从土地里赚更多钱!”

主办单位: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凯鸣科技

ICP备案号:豫ICP备10022397号-2

焦作先锋

焦作党员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