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英国、意大利两国合作的福公司修筑了从浚县道口(今安阳市滑县)至河内清化镇(今焦作市博爱县)的道清铁路,全长154公里。这段铁路从1907年正式通车至1949年彻底结束运营,在4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几番沉浮,几多风雨。
1938年2月19日,日军占领焦作,所到之处即实行疯狂的“三光”政策,焦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浩劫。
道清铁路是日军从新乡到焦作的主要交通运输线,日军占领焦作后,抗日军民不断发动对道清铁路的破坏,阻止日军运输军需物资。
4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对开展平原游击战的指示》,八路军第129师以太行山为支点,迅速分兵,由山地向平原发展。6月中旬,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旅长陈赓率主力771团、772团进入豫北地区,破袭铁路桥梁,消灭日伪、汉奸、土匪武装,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创建了抗日根据地。
7月27日,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来到第386旅驻地,部署破袭平汉、道清两条铁路的任务。第386旅各部队分别派出侦察小分队,对道清铁路的沿线敌情、铁路概貌、桥梁部位、日军行军路线等进行侦察。7月29日、30日,陈赓命令该旅补充团从辉县西平罗出发,全力破坏获嘉至修武的铁路、桥梁。
8月9日,刘伯承电告陈赓:博(爱)、沁(阳)之敌约9000人有西进举动,请配合国民党骑兵第四师破坏道清线。很快,双方研究决定,8月16日晚同时行动,相互配合,大举破坏道清铁路。
1938年8月16日晚,在陈赓的统一指挥下,各路抗日武装统一行动,从8月16日至9月21日,在修武、武陟等地方游击队的配合下,先后对道清铁路新乡至焦作段进行了六次大的破袭,集中摧毁了铁路沿线的一批敌人据点,破坏了敌人的交通运输,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对新乡、焦作地区的抗战起到了关键作用。
特别是9月1日,大雨滂沱,水深泥滑,破路部队冒雨前进。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在日军炮火不断射击下,不怕牺牲,克服困难,坚持作业,胜利地完成了任务。由于八路军的积极活动,道清线上的日军“已穷于应付,恐慌万状,沿线各站无得鸣炮示威”。
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的活动,使道清铁路长期不能正常通车,运输淄重不断遭截击,日军被迫从前线抽出兵力,秘密东调,保护后方交通运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