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释放社会创新创业潜能!来看中站区探索实施的这种人才工作模式……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19-12-19 | 阅读:591

  近年来,中站区探索实施了“智汇中站531”人才工作模式,进一步扩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整体素质,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业潜能,使中站成为集才的“磁场”、创业的“乐园”、人才施展才华的“热土”。

1.jpg

多氟多国家级实验室。

一、采取五项措施,为创新创业“给力”

  积极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改进评价方式,培育顶尖人才,完善激励措施,优化服务保障等五项工作措施,促使各类人才活力竞相迸发、人才价值得到更大体现。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完善人才的跨区域、跨单位选聘制度,实现人才的无障碍流动。通过充分竞争形成人才价格与价值相适应,工资待遇、保障相一致,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和成长的良性机制。二是改进评价方式。改进和创新人才多元评价方式,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新兴职业等领域人才申报评价渠道。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建立评价绿色通道,优先办理职称评审,且不受比例限制。三是培育顶尖人才。实施杰出人才培育引进计划,未来五年重点引进培养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和省级领军人才、市级领军人才。截至目前,全区有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荣获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2人入选省优秀专家,1个团队、8名个人分别被焦作市评为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领军人才,4人入选焦作市第十批市管专家。四是完善激励措施。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每年筹措资金1200万元激励扶持科技企业上档升级,积极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全区企业拥有申请专利556件,授权专利402件。按时发放创新、专利奖励资金,申请创新奖励资金200.8万元,其中专利奖励资金29.3万元。累计兑现“1+6”政策资金200万元,企业引进的研究生安家费254万元。五是优化服务保障。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才作用,坚持真情关爱、团结引领,建立党政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16名区级领导联系32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展“一对一”联络沟通服务,为人才提供“家庭般”服务环境和精细化服务。

2.jpg

佰利联中控室。

二、实施三大工程,为经济发展“引智”

  实施党政人才提升工程、技能人才优化工程、企业人才培育工程等三大工程,全区人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大幅提高,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人才活力得到激发,人才贡献率明显提升。一是实施党政人才提升工程。定期举办“中站大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招商旅游、美丽乡村、城市建设等开展专题讲座、集中讲学。选派68名区直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群众一线、征迁安置一线、项目建设一线、信访维稳一线等重点中心工作驻点锻炼,帮助基层办实事、解难题,实现城乡人才统筹发展。先后组织500余人次区直单位负责同志、基层党务工作者以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先进地区、模范村(社区)等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发展思路、借鉴好的经验做法、引进可行发展模式。二是实施技能人才优化工程。实施教育卫生名家战略,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大力构筑教育人才高地,推进落实教育强区战略,引进培养一批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的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和教育科研专家。选聘一批专业化、职业化高水平医生,打造名医、名院、名专科的“三名”战略。出台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实施意见,按照“特需特办、人编对号、人留编留、人去编销”的原则,引进各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增加队伍总量,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弥补人才短板。截至目前,全区拥有省级骨干教师及名师80人,外聘长期在中站区人民医院坐诊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名医21人,名师、名医数量的不断增加,带动和促进了全区教育卫生系统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三是实施企业人才培育工程。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才机制。立足产业引才,围绕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和“六大特色园区”,实施“靶向引才”、“精准用才”,努力实现人才引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契合。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省外、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充分利用国内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目前,全区拥有博士后研发基地3家,多氟多、佰利联、淼雨3家企业创建了科技创新型团队,淼雨公司建立了全国首家果醋行业的院士工作站。

3.jpg

多氟多科学实验室。

三、建设一个高地,为人才成长“搭台”

  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积极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献“技”出力搭建平台,引导各类人才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一是搭建科研机构平台。积极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搭建平台,抓好企业科研机构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目前,全区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国家级创新试点企业1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研发基地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全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总数达到23个。二是搭建科技项目平台。依靠经营管理人才实施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工艺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17年以来,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个,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个,市级科技项目23个。三是搭建人才合作平台。先后帮助20余家企业与清华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联姻”,签订产学研项目52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6项,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3个、省重大专项及省对外合作项目3个;开发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26项、填补省内空白4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61项。

微信图片_20191219090625.jpg

多氟多获国家科技创新奖。

  “智汇中站531”人才工作模式的实施,在中站区发挥了引领性作用,大批高端人才涌入中站,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中站区连续7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初步形成了科技人才聚集的智力优势、工业集群发展的产业优势、投资兴业的环境优势以及团结和谐的政治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中站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供稿:中站区委组织部

主办单位: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凯鸣科技

ICP备案号:豫ICP备10022397号-2

焦作先锋

焦作党员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