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一线需要无数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河南省沁阳市税务局派驻西向镇魏村的第一书记刘新芳就是其中一位。今年57岁的他是一名“老税务”,干了多年的税务专管员。2015年他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战了5年。
魏村位于西向镇东南部,全村902户365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62人。贫困人口虽然不多,但村里基础设施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单薄,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任务仍然艰巨。
刘新芳出生在农村,知道怎么跟乡亲们打交道。他到贫困户家里走访,到村里群众聚集的地方听大家拉家常,到田间地头问生产……一番走访下来,刘新芳梳理出全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18户贫困户中,因残致贫7户22人,因病致贫7户31人,因缺技术致贫4户9人。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刘新芳为贫困户一对一制定了帮扶举措,有劳动力的全部务工,缺技术的全部接受了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
刘新芳(中)到贫困户家走访。
贫困户刘红旗家4口人,上有80多岁老母亲,下有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儿子。为他家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后,刘新芳介绍刘红旗学习电焊技术,并帮他找到工作,还帮助落实了他妻子的公益岗位,实现顾家干活两不误。2019年3月,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刘红旗的儿子成功进行了手术,从此能够站立,全家人喜不自禁。
贫困户张兵芳是残疾人,患有慢性病,他服用的药一个月要到沁阳市的医院购买一次,可他的妻子晕车严重,每次外出买药都是难题。刘新芳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表示自己可以为张兵芳代买药。几年来,刘新芳每个月都会如期把药送到张兵芳家里,从没有间断过。
魏村在西向镇属于人口大村,但是多年来村里一直没有大型文化活动广场,村民文化活动少,刘新芳驻村后,听到不少群众反映这一问题。他和村两委干部协商后,积极争取资金准备筹建魏村文化广场。他一趟趟到村民家里做工作,协调广场用地问题,顶着烈日在施工一线带头干。3000多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建成后,装上了各类健身器材,乡亲们有了健身休闲的场地。
2019年年底,焦作市对全市驻村第一书记进行调整轮换,刘新芳有机会回到原单位,但是他选择了坚守。“村里还有几户没有脱贫,这时候丢下他们走了,我不放心。”刘新芳说。
勤勤恳恳,因户施策精准扶贫;吃苦耐劳,深入群众解决问题;埋头苦干,义无反顾驻村扶贫……魏村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留下了刘新芳几年间忙碌的身影,这位扶贫路上的“老黄牛”将继续带领魏村的乡亲们朝着幸福生活不懈奋斗。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颖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