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群众哪里需要,他们哪里闪耀”来看温县如何筑牢流动的“红色屏障”……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20-06-04 | 阅读:652

  “孩子们,带好口罩,排好队往前走,注意安全,不要嬉戏打闹……”只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一边用手护着孩子们一边不停的叮嘱。这是流动党员志愿者在“护学岗”上维护秩序的场景。疫情防护期间,学校门口专门设置了专用通道,学生按照家庭住址被编入不同的入校口,不能像往常一样亲自把孩子送到校门口,有些家长时时不肯离去。当看到前方流动的“红马甲”后,他们才安心离开。

1.jpg

  “搬不动您放那,让我们年轻人来……”在太行路街面党建综合体门前,志愿者自发为园林工人送水送毛巾,还不断叮嘱他们注意防暑,眼神里流露出疼爱和关怀。

  “尤其咱们这老年人,出门尽量带头盔,注意保护自己……”在太行路与古温街交叉口红绿灯处,流动党员向群众发放“如何正确佩戴头盔”的宣传彩页,像叮嘱自己的家人一样告诫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2.jpg

  这是温县街面党支部流动党员志愿服务者日常服务的一个个场景,他们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像极了一道流动的红色屏障,群众哪里需要,他们哪里闪耀。

  为破解流入当地经商、务工党员组织生活无阵地、学习教育集中难等问题,温县围绕流动党员“有组织、有阵地、有制度、有作为”持续发力,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3.jpg

  实施“安家工程”,确保“流入有组织”。定期对流入县城党员进行摸排,及时采集数据,建立管理台账,实现动态监测。实施“安家工程”,在流动党员集中的城区繁华街道,成立街面党支部,将长期在街面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进来,将组织关系不方便接转的流动党员直接纳入管理。目前,新建街面党支部4个,覆盖商户3000余家,管理流动党员800余名。

  建设街面党建综合体,确保“活动有阵地”。通过整合资源、腾挪空间,在街面建设一站式、开放型综合服务阵地—街面党建综合体,涵盖党员活动室、红色书吧、健身室等多种功能场所,既为街面党支部提供办公场地,又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教育培训、创业就业指导等多元服务。

4.jpg

  立足常态长效,确保“管理有制度”。实施流动党员“双报到”制度。依据就近原则,引导流动党员到社区党支部或街面党支部报到。由县外流入的,和当地做好对接,及时沟通流动党员思想、就业和参与组织生活情况;由县内农村流入的,进行县内统筹,由报到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进行“双向共管”。建立“结对学习”制度,组织辖区党员与流动党员结成“学习对子”,线上依托党建e家、温县先锋等网络平台,定期上传发布学习、活动资料;线下依托“三会一课”“书香温县”、党性教育活动等载体,把流动党员纳入本支部党员教育培训体系。今年以来,流动党员共开展云党课26场,组织企业微信学习30余次,街面党建综合体集中学习20余次,提出问题建议160余条。

  搭建载体平台,确保“担当有作为”。在流动党员人数较多、相对集中的社区,吸纳流动党员兼任社区党组织席位制委员,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在商户集中的街面,组织流动党员参与街面治理联席会议,共商共议街面治理、发展事项。聚焦“亮身份、亮承诺、亮责任、做先锋”,流动党员自发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城区文明劝导、环境治理、平安巡防等活动。围绕自身价值体现、模范作用发挥,流动党员开设“我承诺、我践行”知识讲座小课堂,党员自发“接龙”,学习谈感受、实践讲收获,每季度评选一次“我最喜爱的秀流动党员”,通过“学、讲、评、比”,激发流动党员做表率、敢担当。

供稿:温县县委组织部

主办单位: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凯鸣科技

ICP备案号:豫ICP备10022397号-2

焦作先锋

焦作党员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