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基层党建|让党建综合体成为群众的好去处,孟州市这样做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20-07-18 | 阅读:736

  “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了解黄河文化,感觉真美啊,这党建综合体建的真中。”“有了这党建综合体,对俺们这些人方便可多啦,平常俺们都能去村里的幸福院吃饭,饭做得可好。”近日,记者在孟州市会昌街道中曹村走访调研时,不少村民这样对记者讲述自己对党建综合体的看法,党建综合体的建设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变化,让他们在和记者聊起来的时候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记者走访获知,去年以来,该市按照焦作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强力推进党建综合体建设,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截至5月底,共建成党建综合体85个,实现了聚功能、聚资源、聚服务、聚人心的打造目标,提高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质量和水平。

1.jpg

  该市在综合考虑村情、场地、资金和群众需求的基础上,科学谋划设点布局和资源配置,探索了“三型推进、六优布局、部门协同”的工作模式。

2.jpg

  三型推进,即根据村情确定不同类型村党建综合体的功能配置和建设标准。一是示范型。以米庄、函丈、横山等村为代表,集体经济较宽裕,党建特色突出,村企共建有力。建设资金主要依靠集体投入,特点是空间充裕、布局大气、功能丰富,不仅满足本村需求,而且能辐射周边,可承载300人以上的大型活动。二是精品型。以太子、上段、东后津等村为代表,资金来源于乡镇补贴、部门支持、村级自筹,特点是布局紧凑、设计精致、特点鲜明,功能聚集在“百米服务圈”内。三是基本型。以司庄、岳师、钱塘等村为代表,集体经济薄弱,主要对现有资源进行“转腾挪”,整理空心院和闲置资源,特点是耗资较少、功能齐全、朴素实用。

3.jpg

  六优布局,即为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设点布局时优先向具备6个方面优势的村倾斜。一是向支部书记强的村倾斜。比如司庄村的张金虎,是个能人也是个优秀支部书记,党建综合体不仅建得巧、用得好,还撬动了其它政策资源向村里倾斜。二是向“四好农村路”沿线倾斜。莫沟、源沟等村都是沿线村,去年孟州举办的半程国际马拉松赛的终点就设在王园线西端的西沃村党建综合体。三是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倾斜。比如韩庄、苏庄、西武章村有韩愈文化,干沟桥、上段村有红色教育基地。四是向产业集聚区周边村倾斜,产业集聚区用工在5万人以上,可以充分发挥村企共建的辐射作用。五是向美丽乡村示范村倾斜,以利于优势共享,统筹利用各类项目资金。六是向集体经济强村倾斜。目前已经打造形成了滩区线、平原线、岭区线、党建示范带“三线一带”党建综合体“红色线路”。

4.jpg

  部门协同,即将党建综合体作为职能部门的服务终端,建立了由27个部门组成的党建综合体建设协调小组,两个月召开1次联席会议,适时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协调涉农项目和优惠政策,按照“六优”布局向已建和在建的党建综合体倾斜,包括教体局的体育器材、文旅局的文化舞台、民政局的幸福院和儿童之家、住建局的天燃气基建优惠、卫健委的卫生所项目等。整合下来,相关部门可以向每个村注入10到15万元的资金资源。截止5月底,孟州市党建综合体建成示范型23个、精品型21个,基本型41个。

5.jpg

  同时,党建综合体是支部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平台,群众参与度的高低决定着运行的实际效果。该市建立了三层机制,一是党委主导机制,让群众能来。由市乡两级党委主动和社会需求进行对接,把党建综合体提供给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使用,既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供需双赢。二是部门引导机制,让群众愿来。用好部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为各部门的活动下乡进村提供平台,吸引群众参与。如“篮球联赛”“文化庙会”“科技三下乡”等,扩大了党建综合体影响力,深受群众好评。三是群众自发机制,让群众主动来。指导各村在老年、青年、妇女群体中成立志愿组织,选择优秀党员担任负责人,引导其参与到日常管理服务,定期在党建综合体组织群众乐于参加的活动,把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6.jpg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焦作市委组织部和孟州市委的安排部署,持续加大建设力度,健全运营管理机制,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努力让每个党建综合体都能成为农村政治建设的主阵地、党群融合的好载体、引领振兴的大舞台。”该市组织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供稿:孟州市委组织部

主办单位: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凯鸣科技

ICP备案号:豫ICP备10022397号-2

焦作先锋

焦作党员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