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月月有生活补贴、孩子考上学有教育补贴、村民住院有医疗补贴……对于马村区武王街道东孔庄村的变化,群众纷纷点赞。在马村区武王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东孔庄村党支部始终围绕“党建引领、三心共建、治理有效”工作思路,推动村庄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不断迈进。
优化服务暖民心
村党支部把握“最多跑一次”契机,通过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广大村民提供亲情服务。自2019年8月确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后,东孔庄村党支部按照“四个一”整顿要求,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实施三项项民心项目,实现了“堡垒强、队伍优、惠民生”工作目标。村党支部整合辖区内各类服务资源,配套建设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幸福院、村史馆等功能室,建设党建综合体,打造百步生活服务圈,持续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优化服务平台,结合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红色细胞”服务网,建立“包片联系、党员深入”制度,形成“群众不出门、党员上门办”的服务机制。突出“党”“群”“亲”三个关键,汇聚起党员服务群众的强大力量,实行党员“反向跑”代办,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被动办为主动帮,让党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位群众。
载体活动乐民心
盛夏时节,东孔庄村文化广场,别样热闹。在驻村第一书记任本贵的带领下,村民们统一着装,跟着音乐,凝神静气,舒展筋骨。为更好地抓好村民精神文明建设,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东孔庄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治理优,激发文化新活力”为目标,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从今年4月份以来,村两委干部带领党员等30余人,组建了村里第一支气功八段锦队伍和少年舞蹈队,每天晚上七点钟,两支队伍准时开始为期一个小时的锻炼,一老一少,争相在广场上大放熠彩。每天晚上观看两支队伍斗舞,成为邻里邻外的一道饭后“甜点”,广场上时不时发出的阵阵笑声。打造“党建+公益”特色品牌,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四城联创”,定期到村里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为老人送去温暖与关爱。这一系列活动不仅为村民提供了饭后茶余的休闲方式,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也从根本上改善了村民的精神风貌,激发了村民自治的新活力。
党群共建聚民心
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内容丰富的文化长廊……自“四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东孔庄村坚持党建引领,群众参与,通过支部带头、党员先行、群众参与,逐步建立起支部书记负总责、两委干部包街、全体党员包户、群众轮流值日的工作模式,在全村营造了“户户参与、人人创建”的良好氛围。村党支部书记每周召集两委干部,专题商议“四创”工作重点难点,并以绩效考核为基础,奖优罚懒。实行“街长负责、党员包户”的创建制度,由村两委干部每人分包一条街,具体负责整条街的创建项目,并在责任区内进行检查监督,对乱扔垃圾、乱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每名党员分包5户群众,负责宣传、组织、带动、帮助群众参与创建。村党支部提出号召全体村民“群众的事情群众办,大家的事情共同干”,制定了卫生文明公约,由村民轮流值日,每月确定5户群众打扫1条街道卫生,形成家家参与、轮流负责,义务劳动成为了新风尚,也极大减少了村集体资金投入。
通过一系列举措,东孔庄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居环境改善了、村风民风更淳了、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更强了,群众归属感、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供稿:马村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