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中心
念好“山”字经,看沁阳如何将山区劣势转化为脱贫优势!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17-09-06 | 阅读:1382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沁阳市常平乡,已有649人退出贫困户,前和湾村已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张老湾村、渡村也拟于今年整体退出。

常平乡是如何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实现脱贫攻坚“短平快”呢?今天,我们就看看常平乡是怎样围绕“山”念好产业致富经,将劣势化为优势,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

一是紧盯“山”的荒地野岭,念好“特色农业”经。该乡充分发挥荒山野岭适合林草生长优势,通过整合各类惠农支农项目资金,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制定帮扶措施,鼓励各村两委、党员带头创办特色农业项目。扶持培育山路平皂荚皂刺专业合作社和艾草种植基地,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组织农户以土地为股本或流转土地,参与合作种植皂刺和艾草,实现农户就近就业和获利分红,直接辐射带动全乡2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二是紧盯“山”的地理优势,念好“交通运输”经。该乡地处晋煤外运咽喉,长期以来,村民从事运输业多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产业化,乡村党组织看准这个优势,动员常龙、八运等8家非公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中,组织签订村企携手脱贫致富协议,为内贫困户提供运输信息、购车信贷优惠、驾驶证考取及升级等服务。目前,安排常平村、前和湾村和簸箕掌村等120余名贫困户从事煤炭运输、信息服务、车辆维修等工作。

三是紧盯“山”的风景资源,念好“民俗旅游”经。九渡村有着民俗旅游传统,该村借助国家开发古村落保护项目,规划村民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蜜蜂养殖基地、观光牧场、生态农业体验园、林果采摘园区,解决九渡村、杨庄河村和山路平村65名贫困人口就业。同时,通过在民俗旅游接待、旅游产品销售、水上娱乐项目、景区环境卫生提质提优,开通焦作至九渡客运专线,联系《河南日报》《焦作日报》《旅游百事通》等宣传报道,来提高游客增长率,实现群众增收。

四是紧盯“山”的闲散劳力,念好“盘活存量”经。该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家庭妇女和闲置的学校、厂房资源,扶持建设“巧媳妇工程”服装加工厂。目前,占地6亩,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的山路平服装加工培训基地已建成;总投资89万元的大型裁剪车间和仓库已开工建设;改造完成山路平村和簸箕掌村三个加工厂房,加工设备安装到位,开始试生产,正式运营后可提供120个就业岗位,165户贫困户可享受项目分红。另外,该乡杨庄河村也正在积极盘活村中水电站,引导贫困户贷款参与到水电站运行中,届时将实现企业和贫困户共同收益分红。

主办单位: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凯鸣科技

ICP备案号:豫ICP备10022397号-2

焦作先锋

焦作党员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