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区东方红街道为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紧紧围绕市委组织部关于“支部联支部,党员进社区”工作安排,通过与市直党组织深入对接,借助楼院治理契机,实现支部与支部的同频共振,为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
细密组织,支部连成“一条线”。东方红街道党工委站稳“轴心”定位,发挥纽带作用,通过向上延伸党建触角联系沟通市、区直单位党支部,向下延伸组织脉络深度连接社区、楼院党支部,将各类组织拧成“一股绳”,形成支部上下联动“一条线”,有效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街道先后组织19家联建单位召开对接会,由社区党组织、楼院支部与联建单位党组织针对“四城联创”工作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共同商议研判,集中探讨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式,形成党建促联建带创建的强大合力。同时街道每月召开由分包县级干部参加的工作通报会,以结果为导向,建立激励鞭策机制,根据联建单位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排名,确保联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高效化向前迈进。
建立机制,党员运行“双报到”。为充分发挥联建支部党员在推动社区治理工作中的带头作用,街道建立“党组织到社区报到、党员到社区报到”的“双报到”机制,19家市区直单位1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联合街道、社区、楼院各级党组织,运用“党群360工作法”凝聚资源力量,开展志愿服务,有力推动“四城联创”纵深开展。市(区)直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实地走访分包楼院,现场认领工作任务,主动签订联建协议,确保第一时间划好“责任田”。同时明确4家市直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制作发放“联建卡”,为报到党员“量身定制”服务岗位,有效打通“责任共管、共治共建”的双向联动渠道。
聚焦民生,联建取得“三成效”。在“四城联创”工作中,东方红街道聚焦民生服务,借助老旧小区改造契机,用好支部联建力量,大力推进社区环境面貌与精神文明朝着“精致”“精美”的目标前行。一是支部联建成效明显。在“四城联创”工作中,市(区)直单位党支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带头认领联建任务,实现联建工作的落地落实。市总工会主要领导多次到分包楼院开展指导,对小区改造提出意见建议;区医保局一把手带队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二是社区治理成效明显。街道各社区通过凝聚支部力量,扩充服务队伍,合理划分岗位,一定程度上缓解社区专业人才少、人员力量弱等问题。在创建工作中,按照分包小区具体事迹,将100余名党员分配到各部位,达到“任务全细分、人员全覆盖”的效果。期间,共组织志愿活动 83次,举办文体活动 4次,走访老党员、困难党员 27人次,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获取帮扶资金(物资)55.09万元,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极大支持。三是群众满意成效明显。街道围绕民生建设为目标,以提升群众福祉为目的,联合各支部向“四城联创”工作靠近靠拢。自“支部联支部,党员进社区”开展以来,市广播电视台帮助广场社区干休所小区规范线路、安装路灯、维修监控,极大提升居民安全感;焦煤集团为东焦作社区送去100个垃圾桶,缓解楼院清运压力;市司法局在东焦作村多次开展法律宣讲、法律援助活动,有效改善村居治安环境。通过支部联建,充分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热情,凝聚了全民共建的内生合力,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供稿:山阳区东方红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