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爱县紧抓党建引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突出问题导向,探索多元发展模式,盘活产业资源,实现党建工作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促。
党建引领,激发村集体经济活力。博爱县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指导各村党组织积极牵头兴办专业合作社或公司,发展“农字号”企业,钟庄村党支部通过“支部+公司”的发展思路,流转土地用于蚯蚓饲养,建立健全产、供、销、加工一条龙体系,提供长期就业岗位100多个,促进村集体年收益达30万元,实现了集体与群众“双赢共富”。武阁寨村党支部运用“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武阁寨村集体经济、柳编产业发展壮大,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达50万元。此外,各村级党组织依托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结合村情实际,组织党员围绕脱贫攻坚、致富带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方面登台亮相,开展大讨论,引导党员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献计出力。
因地制宜,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根据村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选择发展项目。一是推行农业种植型。学习先进种殖技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种植。如西碑村投资240万元,新建半地下温室大棚17座,采取集中新建、统一发包的模式,每年为村集体增加20余万元。二是推行资产盘活型。限期回收村集体土地并清缴租金,租赁或发包村集体所有的林地、房屋等,让“死资源”变“活资产”。如江陵堡村通过将本村100余亩土地集中对外出租,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每年集体经济收入可达20万元。三是推行观光旅游型。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如小底村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和樱桃采摘,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已超22万元。
高效农业,提升村集体经济动能。在孝敬镇成立农业产业联合会,创新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的经营模式,各成员单位形成“关联密切、分工明确、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紧密型组织联盟,既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饲养大户)联合优势,又能增强各主体竞争力与经济效益,积极引导种植单位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种植结构与机械化作业水平。目前,联合会总体规模超过800公顷,已实现联合体内统一提供作业技术、统一提供良种良法、统一进行植保管理和统一加工标准,以高效的“四统一”模式更有效地组织生产和服务成员单位,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供稿:博爱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