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党建+乡愁”,温县用这些措施引领乡村振兴“蝶变”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20-11-09 | 阅读:362

  温县北冷乡西南冷人的乡愁里,最浓郁的是“怀药产业”。该村村史馆以“怀药产业”发展历程为主线,展示村庄的名人事迹、良好家风、经济发展。

  祥云镇大尚村知青文化园里,老放映机、老自行车、老纺织机等300余件老物件,收纳了70年代农民、知青的乡愁。

  赵堡镇东新庄村史馆内,“东新庄之源”“东新庄之光”“东新庄之味”“星火燎原”“人物丰碑”5个篇章,让乡愁和发展相得益彰。

  ……

  乡愁,是一种追忆,一种怀念。在温县,乡愁,这种美好的情绪,被装进了一个个以党建为驱动的村史馆和文化园。

党建+乡愁,搭振兴桥梁

1.jpg

  “俺村人有空都会来村史馆转转,看看以前的老物件,想想现在的新变化,再听老党员讲讲历史,村民素质也得到了提升。”西南冷村党支部书记李国林说。

  该村村史馆馆内,陈列着关于村里的一些历史书籍、名人实物,还有一些村民无偿捐赠的传统农耕农具、老式生活用品。

  “这个叫瓮,盛面用的,那个叫纺织机,以前织布用的……”该村村民张爱青正在教孙女认识老物件。

2.jpg

  一张张老图片、一件件老物件、一个个老故事,无不诉说着这个村庄的历史沿革,轻抚青砖红墙上“年代的记忆”五个字,仿佛还能感受到岁月跳动的脉搏。

  村史馆凝聚了人心,也促进了西南冷村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建国怀药有限公司规模型企业坐落于此,还有小型怀药加工厂、小家庭作坊等100余家,怀药产业已极具规模。

  富了口袋,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起来,文化广场跳舞健身、文化舞台唱戏听曲的人络绎不绝。

党建+乡愁,创文旅品牌

3.jpg

  “这个是石磨,以前吃面就是用这个磨出来的,这个是老式放映机,需要有胶卷才能放映出电影……”在大尚村知青文化园内,各地学校、党建观摩团络绎不绝,退休党员教师董永平几乎每天都要给前来参观的人讲一遍。

  在该村知青园外,打场晒粮、拉犁耕地的画面跃然墙上,走进园内,知青食堂、知青书屋、集体宿舍、文艺休闲娱乐室等,生动展示了70年代农民、知青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巨变。

  上世纪70年代,焦作市矿山机械厂35名知识青年怀着建设新农村的美好热情到祥云镇大尚村插队落户,生活居住在目前的知青园。为让村民铭记历史,记住乡愁,该村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在原知青驻地建设了知青文化园。

4.jpg

  “今年,我们村向上级申请集体增收项目50万元,为知青园上档升级。建成后将集聚知青文化、学生写生、红色教育、党建观摩、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打造富有民俗特色的文化旅游村。”该村党支部书记侯北方说。

党建+乡愁,蕴发展合力

5.jpg

  “原来我们村有这么多革命英雄,走出这么多大学生,有这么多历史故事,真是不知道。”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浓浓的乡愁记忆让村民陈菊粉对东新庄有了新的认识。

  每次走到村史馆的星火燎原模块,该村党支部书记周金柱就有无限自豪感,“1946年,女八路军苏凤同志受组织委托来到东新庄开展地下革命工作,依托村内祠堂,用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感染群众、发展党员……百年祠堂成为了东新庄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

  东新庄还将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扇子舞等民俗活动以及“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出的人物事迹上墙,不仅丰富了村史馆内涵,而且更加接地气、聚民心。从村内祠堂,到变身村史馆,再到如今村民休闲娱乐好去处,东新庄服务功能正在不断完善。

6.jpg

  近年来,温县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坚持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通过整合、腾挪、出租等形式,在全县262个村建成了如英雄文化西南王村、太极文化陈家沟村、怀药文化西南冷村、知青文化大尚村、革命文化东新庄、院士文化南韩村等风格各异的村史馆86个,成为了留住乡愁、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窗口。

  “我们坚持以党建领航,将村史馆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党性教育、美丽乡村建设等融合发展,通过挖掘村庄历史文化,展示村庄历史变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村庄的华丽蜕变,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该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朱保平说。

供稿:温县县委组织部

主办单位: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凯鸣科技

ICP备案号:豫ICP备10022397号-2

焦作先锋

焦作党员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