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加入太极拳队后,不仅锻炼了身体,退休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这都要感谢社区建的这个党建综合体,让我找到活动平台,有了归属感!”山阳区新城街道春源社区太极拳队的孙阿姨高兴的告诉记者。
“我们把党建综合体作为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拓展服务功能的有效载体,围绕空间美学化、功能多元化、运营社会化,打造党群议事、党群服务、党群融合的多功能党建阵地,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春源社区党委书记赵统虎说。
功能多元化,为民服务“心贴心”
“原来只有开会才来社区,现在建好了党建综合体,为我们供了活动场所,有事没事来这里议议事、聊聊天,原来冷冰冰的社区聚了人气儿。”走进春源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春源书苑、樊登书屋等功能室和活动场所一应俱全。小区里的书法爱好者们正兴致勃勃的探讨书法。
“这是我们的‘闲趣书法队’,正在讲课的是王锡民老师,王老师从电厂退休后每周都义务来给大家辅导书法”,闲趣书法队队长记吴罡说道。
据悉,春源社区的居民大多是单位退休职工,文化素质较高,该社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依托老年大学,组建了润森小提琴队、追梦合唱队、乐动钢琴队、大爱太极拳队、闲趣书法队等12支文艺队伍,将社区有公心、有威望、有能力的退休党员、群众“聚”到队伍中,各队队长由党员或队伍中威望较高者担任,每周由社区组织召开队长例会,协助解决遇到的困难。活动时间外,队员主动认领志愿者服务岗,在志愿者服务中心依次值班,协助社区开展办理居民事务、卫生保洁等志愿服务工作,让更多退休居民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成为社区治理的“智囊团”。
该社区按照“功能多集聚、服务多下沉、群众少跑腿”的原则,实行“一次办结”,不断提高便民办事效率,同时压缩办公空间,把更多空间用作党员群众学习、活动、服务的阵地,实现“阵地功能多元化、为民服务‘心贴心’”。
运营社会化,党群共治“手拉手”
“前一段时间因为身体原因,我不愿意见人,也不愿意交流整个人都快抑郁了,在家人和社区的劝说下,我来到了社区樊登书屋,报名了朗诵队,几次的学习交流之后,我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现在还带着老公一起读书”,春源社区的高阿姨说起樊登书屋带给她的变化时感慨道。
樊登书屋是该社区与商家合作的一次创新,在合作中社区发挥桥梁的作用,让居民与专业老师面对面交流,同时樊登读书和社区老年大学的活动有效结合,帮助社区居民解决沟通问题、教育问题,健康问题、家庭问题等等,打造文明、和谐、温馨的社区家园。为方便老年人就近托养和治疗,小区还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由第三方运营,为老年人提供康养、医疗、就餐、健康检测、运动健身等服务。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市场运作,以党群议事会为载体,集“聚”辖区市广播电视台、市文联、市太极体育中心、市图书馆等社会资源,培育发展民间自组织,通过党建综合体提供活动和服务场地,引导自组织转化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公益组织,形成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实现阵地运营社会化,党群共治‘手拉手’。”该社区负责人说。
空间美学化,群众体验更温馨
“来到这党建综合体,看到沙发、儿童玩具、书柜……感觉像是回到了‘家’”,来社区办事的一位居民说。
为提升党建综合体的美学化水平,为居民营造“家”的氛围,社区从空间布局、标识搭配、群众体验入手,按照去行政化、去办公化和亲民化改造方式,增设群众休闲等候区、文化娱乐区等;设置“一步一金句”、“五常五德”储物柜、党群议事厅等,不仅为居民营造舒适和谐的服务活动场所,也为居民“茶余饭后”提供休闲“打卡地”。
党建综合体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汇聚了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合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水平,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了便民服务的聚合地、经济发展的孵化地、优秀文化的传承地、党员群众的根据地。
供稿:山阳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