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不清的残垣断壁,道不尽的破败萧条,一处处久无人烟的院落,成了脏乱差的聚集地,充斥着衰落和孤寂,这便是新时代下农村发展和壮大的最大阻碍——空心村。
“劈柴看纹路,练拳讲套路”,方法措施管用得力,工作效果才会好。近年来,武德镇党委把开展“空心村”治理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四字诀”,下真功、动真格,以慕庄村为试点,率先掀起空心村整治的浪潮。
紧扣“管”字,做到三个“集中”
武德镇党委始终坚持三个集中,在“管”字上下功夫。一是集中收储。通过探索集体土地使用权收储办法,对被拆除腾出的空地由村委会集中统一管理。二是集中拍卖。村集体按照“公开竞拍、有偿使用”的原则,对改造范围内的空闲宅基地集中规划后,进行统一拍卖。三是集中新建。明确规定新建住宅必须遵守1年内“丢老划新、一户一宅”的要求。
突出“实”字,确保整治成效
解放土地资源,增加集体收入,是空心村整治最明显的利好之处。北保封村通过三资清查,盘活闲置原预制厂资产资源10亩,新增物流仓储、标准化厂房等集体经济项目,以土地入股发展集体经济,一年内,集体经济收入从1万元增加到10万元。
除此之外,操作透明的招投标方式更是赢得群众支持的“定心丸”。
宋冯蔺村利用集体土地流转公开招投标,74亩土地公开竞价从800元提高至1500元,不仅为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万元,更提振了群众的信心和干劲。
立足“活”字,注重分类施策
治理空心村的重点在于科学规划,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全盘布局,但也要警惕“一刀切”。
武德镇党委多次对“空心村”整治展开研讨,在如何利用盘活土地资源上,既要统一部署规划,也要充分考虑到各村基础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如在宋冯蔺村开展“云台冰菊”产业园建设,在有文化底蕴和独特文化优势的苏王村,围绕名人故居、历史传说,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等。
围绕“深”字,强化宣传引导
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改变农村陈旧落后的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让宣传成为空心村整治的先锋号,让这项利好的重大举措深入人心,才能引导群众主动配合,自觉参与。
武德镇党委借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有利契机,在宣传上坚持“标”“本”兼治,一方面通过广播、标语、微信群等载体宣传;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地开展示范性宣传,多角度多方位地为空心村整治营造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慕庄村试点已拆除老房180余间,村民签订无偿退出协议,涉及面积合计为2.2万平方米,预计2021年将盘活收储宅基地200亩。
曾经荒废的土地上建起了党建综合体,安装了健身器材,笑声、歌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久违的活力又重新回到这个民风淳朴的地方。
见贤思齐,仰圭璋而有地。先进典型是可学可比的榜样,是对标找差的参照。武德镇党委把推进“空心村”治理作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重要体现,作为检验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履职担当的试金石,在慕庄村的示范带领下,上下拧成“一股绳”,聚成“一条心”,在空心村治理上大刀阔斧,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昂首阔步!
供稿:温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