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215”工作法,中站区打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合拳”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20-12-18 | 阅读:379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的主战场。今年以来,焦作市中站区把握好基层党建工作与群众的幸福生活水乳交融“关键点”,强化组织“生命构架”,搭建开放议事平台,多维度延伸“群众说事”触角,走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特色之路。

健全两个体系把“一团麻”,织成“一张网”

  按照“方便管理、责任明确、无缝覆盖”的原则,中站区构建“党组织体系+居民自治体系”双体系、“党建地图+民情地图”的“双体系双地图”,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将党建工作延伸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在全区所有楼院中,中站区建立了“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党组织,纵向建强联动机制,推动党的工作在基层落地落实。同时,立足社区党组织建设情况,依托区域化大党建格局,该区以互联网思维和现代信息技术,用心绘就社区治理的“蓝图”,推行的“可视化”党建地图通过数字、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对辖区内住户信息实行动态化管理,以工作的“零距离”“透明化”,进一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社区党建体系脉络清晰,运行顺畅,社会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建立“五级”自治服务体系,民情地图暖人心。中站区在所有社区中,建立“社区居委会、网格长(片区长)、楼栋长、单元长、示范户”的五级社区自治横向架构,横向拓宽自治体系。构建“1+1+N”的社区网格管理新格局,即1个社区居委会,1个网格长,多个楼栋长、单元长、示范户共建共管。

  同时,各街道、各社区绘制了“民情地图”,对辖区内住户定标定位,使管理服务的触角伸向了每一小区、每一户居民。党员干部“按图索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精准施策,社区治理变“孤军奋战”为“协同作战”,走出了一条党群互融、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截至目前,全区“五级”党组织体系已覆盖142个楼院,参与社区治理的党员人数已达2120人,推选楼栋长462人,单元长1274人,示范户793户,覆盖居民39958人。

依托党群恳谈会,让“隔心墙”变成“连心桥”

  针对影响群众“获得感”的环境卫生脏乱差、车辆乱停乱放等痛点问题,中站区围绕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党群联心、服务联动,以“党群联心日”活动为载体,依托党群议事会、社区居委会、村民代表会等居民议事机构,组织召开党群恳谈会,共同研究解决,构建“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区域化党建格局。

  “党群恳谈会”按照“一月一主题,一月一群体,一月一跟进”工作思路,组织党员、群众代表、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等不同群体参与议事。每月恳谈会结束后,由村、社区两委负责协调支部联建单位解决问题,并于次月恳谈会前将问题解决情况进行公示。

  问题整改过程中,群众直接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形成良好的群众自治氛围。截至目前,共征集群众意见1200余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230余件,化解矛盾50余件,真正做到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

推行“五步工作法”,让“没人管”变成“全员干”

  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如何在基层治理中更大限度地凝聚群众力量,激发群众热情?中站区探索实施居民议事“说议办评晒”五步工作法,推进居民自治,实现自我管理,达到群策群力、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有事尽管“说”:结合社区蹲点日、“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以及市民观察团“啄木鸟”行动,通过留言说、微信说、上门说、现场说和定期说等形式,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有事大家“议”:建立居民议事会议、社区“两委”议、街道社区联合议的三级议事程序,层层研究群众反映诉求和现实问题的合理性、可行性;有事马上“办”:根据事项难易情况,建立网格、社区、街道三级办理网络,一般事项由网格长负责办理,努力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好坏大家“评”:建立群众评、专项评和组织评三级评价体系,对每件问题落实情况和相关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并作为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结果公开“晒”:每月对办理事项进行集中公示,晒进度,晒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今年以来,全区各街道社区通过探索实施“五步工作法”,共受理群众关于老旧小区改造、楼院治理、安全稳定等方面的合理诉求530余件,办结48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7%以上。

来源:大河报

主办单位: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凯鸣科技

ICP备案号:豫ICP备10022397号-2

焦作先锋

焦作党员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