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两优一先
焦作代表风采
杨寿金
沁阳市柏香镇南西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寿金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团结带领南西村“两委”和党员群众,摘下贫困帽,建设产业村。精准帮扶推动脱贫。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近年来建设草莓、蘑菇、蔬菜大棚60余座,形成南西特色产业集群,真正带动群众致富。从省定贫困村发展到年集体经济10多万元的产业强村。党建引领推动工作。认真开展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党员带贫行动,将31名党员编成5组分包贫困户,提升帮扶成效。为民解优办好实事。积极解决贫困户遇到的问题,帮助贫困户搞好农业收割、人居环境改善和就业工作。争取上级资金维修30余条村内道路,方便群众出入,维修全村排水沟3000余米,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组织党员建立防控体系,积极帮助贫困户销售蘑菇和草莓,为贫困户增加收入10万余元。2021年,按照村“两委”换届工作要求,主动让贤,退出岗位,并积极担任该村的“帮带导师”,指导新一届班子继续奋进前行。
该同志曾荣获河南省脱贫攻坚奋进奖荣誉称号。
李吉豫
焦作广播电视台健康卫生部主任
李吉豫同志从事新闻工作25年来,始终坚持扎根一线、不畏艰险,先后采制了一大批有高度、有温度、接地气的精品佳作。她顶着暴雨趟过没膝的洪水,深入洪区采访前方防汛报道;搭乘农民的摩托车,到太行山区采访突发事件;面对挥舞尖刀的不良商贩,坚持报道违法占道经营乱象。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主动承担焦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视宣传任务,带领记者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焦作市防疫宣传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了方便工作,吃住在单位,顾不上回家。一个多月,率队直播了本市首例感染患者康复出院,两小时内收视率达到30万+,与焦作支援武汉医疗队连线,精心策划制作抖音短视频40余条,播放量达300多万。先后采访市属医疗机构20多家,频繁穿梭在各医院的发热门诊间,只为拿到第一手报道资料。作为一名有15年党龄的新闻工作者,李吉豫无论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都用自身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该同志先后荣获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焦作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等荣誉称号。
陈汉长
焦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办主任
陈汉长同志发挥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对照全国双拥模范城考评标准,逐条细化梳理出300余项迎检资料准备任务,逐项分解任务、收集整理,资料装满近80个资料盒,装订120余本,2020年我市第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走出了双拥工作的“焦作模式”,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与金融、通信等部门签订拥军优抚合作协议,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提供专属“通讯+”“金融+”等服务。当好部队官兵和军人军属的知心人、贴心人、稳心人,2017年以来先后妥善处理来访来信来函88人次,有效地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为焦作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作出了积极贡献。
该同志先后荣获河南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焦作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焦作市扫黄打非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武 燕
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苏家作乡党委书记
武燕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迅速建立了乡、村、组网格防护体系,每日亲自巡察各村卡点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在周边乡镇出现确诊病例的形势下,全乡未出现确诊、疑似病例。同时统筹摆布好农业春耕、企业复工复产、群众生活保障等工作,全乡经济逆势增长,半年完成全年税收任务103%。敢于创新,主动谋划项目,以“集体牵头、大户+农户”的方式建立起融精深加工、研发等为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园区,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和规模效益,通过村村成立经营公司,提升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实现农民增收。推行“两化解”“3+3”的农村治理模式,开发了寨卜昌、空十五军等红色教育项目,建成“四好”农村路40公里,改造旱厕5880座,修建道路边沟2万米,营造和谐稳定美好的乡村环境。
该同志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个人 、焦作市平安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