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两优一先|毕我一生报党恩——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氟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世江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21-07-29 | 阅读:811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

  7月1日清晨,天安门广场上,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在金色阳光照耀下,天安门城楼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100响礼炮在空中轰鸣,国旗护卫队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阔步走来,天安门前的观礼台上,人群欢呼雀跃。一位身着白衬衫的老人胸前挂着勋章,双手摇动着红旗,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他就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焦作多氟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世江。


1.jpg


  “今天能够身临这样的盛典,作为在党52年的老党员感到很振奋。”李世江说。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之际,李世江赴京,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共中央对“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颁奖,并在第一排就座,与受表彰人员一道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金光灿灿的奖章,是对李世江为党的伟大事业作出贡献的褒奖。


2.jpg


  成就很“生猛”,术语太生涩。用俗话广而告之。满大街跑的电动汽车,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都来自锂电池的续航。锂电池有一种核心材料叫六氟磷酸锂,六氟磷酸锂就是李世江麾下多氟多的主打产品,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国内市场占有率35%,全球市场占有率20%。


3.jpg


  李世江致力探求氟元素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应用中的无限可能。当前已经在中国十二大新材料体系中参与6个领域,即新能源、电子信息、前沿性新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性材料。


4.jpg


  站在化学元素周期表面前,李世江立足氟、锂、硅3种元素,创造了“氟锂妙结合、氟硅巧分家、氟硅再聚首”的神奇,用“创新驱动”叩响“造福人类”的未来,为人类知识宝库增添了更多带有多氟多印记的“中国元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创造神话的李世江土生土长于怀川,起步于一个区办小厂,借改革春风,震同行、惊世人。李世江先后承担和实施了国家“863”计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项目、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等近20项国字号研发及工程项目。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这些年来,在李世江的引领之下,多氟多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技术创新之路,牢牢把行业的话语权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一览众山小,氟业达巅峰。焦作起步,河南霸主,中国领先,全球瞩目。这就是李世江。氟通四海,锂行天下,硅达五洲,傲视群雄。这就是李世江。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李世江格外珍重。52年来,他始终以一个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命运与产业报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党的重托与企业战略规划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服务地方经济与员工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


入党立志 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5.jpg


翻开52年前李世江写的一份泛黄的《入党志愿书》,字体工整、清秀、刚正,一笔一画,凝聚着他对党组织的无限向往;一字一句,饱含了他对党组织的忠心耿耿;一心一意,坚定了他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苦孩子,对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解。

在部队,入党介绍人对他如是评价:上进心强,勇于挑重担子,工作有干劲,患病住院还助人为乐。加强团结、苦练本领、时刻准备打仗。谦虚谨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联系实际更好铸就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深厚的革命感情,带着问题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地震中,冒着生命危险带领战士抢救了19名埋在废墟中的老百姓,手指头磨出了血,身上多处血痕。好多次感人的事迹,赢得司令部和连党支部的嘉奖。

  部队血与火的洗礼,锻造了李世江坚忍不拔的革命毅力,从内心深处坚定了对共产党的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深深扎根。

  复员转业,是人生的第二次选择。如何走好关键的一步,就看自己的目标和胸怀有多大,是否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李世江选的路,走得坚定不移,走得踏踏实实、铿锵有力。

我不是北京人,但我居住在北京,我与这座城市若即若离,我想看到它的时候,就打开窗户,或者走上街头;我不想看到它的时候,我就闭门不出。我不要求北京应该怎么样,这座城市也不要求我。我对于北京,只是一个逗留很久还没有离去的游客;北京对于我,就像前面说的,是一座别人的城市。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或者说作为我自己,住在别人的城市里是很幸福的。


坚守党员初心 践行实业报国


转业后,李世江主动放弃令人羡慕的职业,就是一门心思想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来到县化肥厂当了一名产业工人。苦活累活脏活抢着干,不叫苦不抱怨乐在其中。为了搞明白生产工艺和设备之间的关系,他利用业余时间对各种设备的性能指标、运行状况和维护保养摸索得一清二楚,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工艺改进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好建议,受到领导好评,被提拔为设备管理负责人。


6.jpg


  有梦想的人从来都不甘寂寞,总想着还要把事情做得更好,目标总是在放大。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表现优异的他被安排到北京帮助跑项目,他从不放弃每一次学习机会,还能把学到的知识结合到熟悉的产业上,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份关于保护国家战略资源萤石的资料,了解了国家对氟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并参与到国家《无机氟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写,系统掌握了国家氟化工未来发展趋势。同时,锻炼了自己对行业前景的洞察力,对国家战略布局的领悟力,奠定了追求氟化工产业梦想的基础。

  是金子总会发光。具有生产管理经验和对产业政策的理解,在19世纪初那就是难得的人才。中站区主要领导出于对人才的渴望,把他从一个县级企业“挖”了过来。“一切高薪酬高待遇我都不要,只要一个干事业的平台。”他被任命为冰晶石厂厂长。

  当时身处困境的冰晶石厂,半年没有开工资,职工思想涣散,生产处于瘫痪状态。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简陋的厂房,没有让他退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他以党性原则和军人的方式,与党员和退役军人进行推心置腹的沟通,他钢铁般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大家,效果出乎意料。党员和退役军人的心凝聚起来了,干劲也有了,广大职工也看到了希望,紧跟着行动起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奠定了企业发展的基础。

  美好的愿望和令人神往的远景,是大家持续奋斗的不竭动力。有承诺,有措施,有行动,有党员,有先锋。年产量翻十倍、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各项成本大幅下降、开拓市场不遗余力、奖罚制度认真落实,一系列符合市场经济又极具诱惑力的创新管理模式大刀阔斧开展,当月扭亏,月月增效,形势喜人。

  几年来,氟化盐产业在李世江的带领下夯实了基础,扎下了根。产业化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赢得了市场话语权,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品质和效益在行业有口皆碑,为多氟多转型升级夯实了基础。


牢记党的使命 与强国战略共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李世江始终牢记党的使命,与时代同行,与强国战略共振。从探索氟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应用中的无限可能,到氟通四海造福人类;从氟锂结合叩开新能源的大门到锂行天下理想能源;从氟硅巧分家到氟硅再聚首,挺进半导体产业实现硅达五洲智变未来。多氟多以氟硅新材料为支撑的新能源材料和半导体新材料产业体系取得创新突破,赢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凯的点赞并寄予厚望,希望多氟多扛起新材料大旗,做好新材料这篇大文章。


7.jpg


  核心技术要自主,中国科技当自强。核心技术要不了买不来,突破“卡脖子”工程,需要国家意志、人民愿望和企业家力量融合起来才能完成。多氟多从氟化工向新材料的战略布局,不仅需要创新引领,尊重科学规律,更要有企业家的战略眼光,需要企业家精神的智慧引领。氟化盐产业化,为全球铝工业的规模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李世江敢于冲破传统观念,为市场经济呼吁,回归标准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本质,多氟多迈进“一流企业定标准”的梯队。多氟多还做了一件学雷锋的伟大事业,由于高分子比冰晶石的品质越高,铝厂用量反而越少。李世江敢于牺牲自己,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

  2006年,李世江随团到日本参观访问,受到的歧视和屈辱激发了他军人的血气方刚。他组建研发团队,立志要生产出中国人自己的六氟磷酸锂,卧薪尝胆、“八年抗战”,上千次试验从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锂电池关键材料六氟磷酸锂在中国、在多氟多第一个实现产业化,打破垄断壁垒、斩断垄断利润,挺起民族工业脊梁,为国家增了光。李世江带领的多氟多完成了惊险一跳,从服务化工向服务新能源产业迈出了关键一步,迎来了新能源历史上难得的繁荣时代。

  “芯片关系国家的经济、国防安全,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一名企业家,有责任来承担国家的使命。”李世江的铮铮誓言铿锵有力。半导体行业高门槛让无数企业家望“芯”兴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电子级氢氟酸的研发、投入以及遭受的打击超乎想象,而且从没有退缩。从PPM级到PPB级,再到现在的PPT级,品质达到最高级UP-SSS级,紧跟世界半导体芯片的步伐,实现了世界级中国造。然而,高端产品却卖出了“白菜价”,从光伏到液晶再到半导体,多氟多是唯一一家实现了全覆盖。功夫不负有心人。中美贸易战、日韩贸易战,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民族工业的春天来了。李世江抓住了这次历史赋予的良机,率领多氟多跨入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第一梯队。

  “要完成总书记提出的在近期要突破一些重大‘卡脖子’工程,就必须要通过数字化表达,借助5G技术,在新能源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方面实现创新突破。”李世江对新材料战略布局充满信心,要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新的两化融合中找准位置、选定目标。通过“一眼看全、一眼看穿、一眼看透”,实现“一目了然”“一竿子到底”,构建新材料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产业生态格局。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党建引领


“党建,做实了,就是发展力;做细了,就是竞争力。”李世江说。

  多氟多是个民营企业,但是多氟多的党建活动同样搞得红红火火。

党建融合、同频共振,是李世江的坚定信念。一路走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的牌匾进驻多氟多荣誉室。李世江是一名有52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坚信,党旗红、企业兴。李世江将企业建设作为党建文化传播的“试验田”,让革命精神在企业薪火相传,让党建根基植入企业发展的土壤里。


8.jpg


“红色”人才培养工程,多氟多多年坚持,雷打不动。李世江把企业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标兵,把党员生产经营技术标兵培养成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迄今,多氟多有200余名优秀员工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中,80%的党员在技术、管理、生产、市场等重要岗位承担重要责任,20%的党员业务骨干进入企业经营管理层。在李世江的鼎力推动下,多氟多的党支部建在车间班组。党员以“我是共产党员”“我郑重承诺”为内容的“党员示范岗”活动已成常态。

在多氟多,共产党员在本职岗位上争先进、作贡献,掀起了一股股党员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热潮,使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创建公司党建与管理相融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将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多氟多党委与管理层交叉任职、优势互补,把公司董事会成员、经理、业务骨干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让党委的领导到公司管理层兼职。

一个好榜样,可以感召一群人、带动一群人、凝聚一群人。通过李世江的引领,多氟多职工爱企业、做主人已成为一种风尚。截至2020年,多氟多共收到职工合理化建议6000多条,获得公司奖励的有3200多条,关于工艺改进及技术创新的建议占75%以上。

同心创一流,共筑中国梦。完整的党建创新体制和发展模式,使党组织成为多氟多的坚强后盾和发展动力,凝聚起了磅礴力量。家国情怀,军人情结,建企一地,造福一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苦孩子出身的李世江成功后,在努力践行着这句话。

企业家要懂得把自己融入社会,要知道自己是来自于社会,最终回归社会。在李世江看来,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来说,良知与责任永远比金钱更重要。李世江有着朴素的财富观: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得给社会留一点精神财富,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实现企业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同时,李世江不忘社会责任,从未停止热心公益的脚步。在李世江倡导下,多氟多捐赠500万元,与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合作成立“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旨在帮助致力于新能源事业而家境贫困的寒门学子。

这些年来,“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资助26名贫困大学生共计13万元;拨付资金在中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3所高校设立了思源奖学金,每年资助15万元,帮助30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基金还发挥中原文化优势,举办了“公益书学堂”培训,资助了中西部15个省份116名群众通过文化扶贫,学以致用,带动和帮助中西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吸纳周边群众就业500余人,不仅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而且还有效地增加了周边群众特别是贫困农民的收入,为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和位于山区的中站区龙翔街道龙洞村结对子,李世江先后出资200余万元,解决群众住房难;铺设水泥路,解决出行难;架设供水管道,解决吃水难;提供项目,解决村民脱贫难;出资50万元修建校舍;连续11年累计出资90万元,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这一系列的爱心行动,就是“多氟多责任”的生动诠释。

做好企业,回馈社会,不忘初心,淡泊名利,执着于理想,践行于实际。李世江殚精竭虑书写着人生善意。

多氟多的创新发展史就是党建创新引领的发展史,是深刻领会党在不同发展阶段方针政策的发展史,是尊重科学规律、拥抱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发展史。“管理企业的灵感来自于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这是李世江带领多氟多30年、历经坎坷风雨走到今天最深刻的体会,也是最值得珍惜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百年华诞迎盛世,强国梦想再出发。“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是我人生新的起点,是开启新材料伟大事业的新征程。”李世江将用他毕生的坚定信念,履行一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承诺。

李世江曾说自己是有70岁的年龄、30岁的心态、20岁的心脏,偶尔还有点童心的人。近年来,多氟多通过自主创新,为民族工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下一步,我们在新材料的开发上将放眼全球,拼出命来也要把‘卡脖子’问题解决掉,为中国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李世江说。

“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引企业发展,企业才会有明确方向。”李世江告诉记者,“未来,我们将围绕氟、锂、硅三个元素,着眼于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为电解铝行业节能减排服务,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服务,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继续为党增光、为国添彩。”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就是李世江,疏于市场的喧闹,致力于自己选择的路。李世江一路前行,一路播种,看前方、不回头。他笃定,耕耘一定有收成。人的价值是火炬,除了照亮自己,空中还有余晖,后面的人会从火光中找到你。

“匠人”李世江,精神力量在传递,看得见的物质在发光,看不见的无形资产击人心。赞誉的高度和人生价值等同,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你给世界创造财富的正比,等价的回报在彩虹后。

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社会是不会忘记的。

主办单位: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凯鸣科技

ICP备案号:豫ICP备10022397号-2

焦作先锋

焦作党员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