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乡村振兴|真情服务暖民心,来看温县番田镇三张伦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如何做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22-06-20 | 阅读:503

  “我强直性脊柱炎无法行走,褚书记联系医生上门看病,我住院时亲自给我办理住院手续和重症慢性病本”。


  “我闺女就业成了大问题,褚书记多趟奔波联系,让孩子在家门口就了业”。


  “俺家危房改造,褚书记给我协调免费拆迁,修整了院地”。


  “褚书记深夜寻找残障贫困户焦火星”……


  温县番田镇三张伦村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句地讲着他们的驻村第一书记褚金柳给大家办的一件件暖心事。


  今年已是褚金柳在三张伦村的第五个年头,和村民一起度过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从被认识、被接纳,到被认可、被信任,大家称呼从开始的“领导”到现在的“小褚”,现如今还是一名“乡村振兴指导员”,褚金柳已成为村民们最依赖的亲人。


图片


用脚步丈量服务


  “干部站着看,干活慢一半;干部不动动,活不往前走。”组织安排褚金柳驻三张伦村任第一书记时,正是脱贫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而褚金柳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单位门的“三门”干部,没有任何基层工作经验,任务更加艰巨。“不干就算了,要干就要干好!”褚金柳凭着一股韧劲,开始了驻村工作。


  “那时候听说刚来了第一书记,我们都没当回事,村里贫困户56户216人,哪有那么容易脱贫啊。”群众的“冷眼”却没有浇灭褚金柳的热情。她一边抓紧学习扶贫知识,一边尽快熟悉全村和所有贫困户家的基本情况。


  她开始不间断地走院落,入农户,每天早上七点多就到贫困户家走访,有时深夜还未结束。每到一户,她都会在本子上或手机备忘录里详细记载该户的人口、生产生活情况、所在位置、有什么困难和需求、致贫原因、收入、住房等情况。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褚金柳主动亲切地问候,与村民们拉家常、聊庄稼的长势、外出打工的儿女或者孩子们的成长学习情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


  “小褚是个好干部,没啥架子,我们现在遇到啥难事,第一时间都会找她,她都会想办法帮助解决,贴心又能干,像亲闺女一样。”短短一个月褚金柳就把村里175户群众户户走访一遍,贫困户更是走访三次,村里从老人到孩子,都认识了这位驻村第一书记。


  经过两年的努力,全村56户216人顺利实现了户脱贫、村出列目标,逐步实现美丽“蜕变”,一幅乡村振兴多美丽画卷正在三张伦徐徐绘就。“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真诚、设身处地地待他们,真正把群众当亲人,他们就会信任我。”褚金柳说。


图片


用真情建强堡垒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褚金柳深知想把村里的精准扶贫搞好,必须建强支部,为村里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褚金柳刚到三张伦时,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全村31名党员,部分党员先锋意识不强,甚至与村里“唱对台戏”。为使村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搞好脱贫攻坚工作,褚金柳主动当起了“双面胶”,找每一位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促膝谈心,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为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村里大力推行“三化”管理,即:村务管理民主化、组织生活正常化、党员作用先进化。指导村里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对关系村里发展的大事、难事、实事,一律采取“四议两公开”的办法进行民主决策。


  “有褚书记这样的带头人,我们村的变化可真大。村干部领头干,村里的党员争先干,群众跟着干,村里才有了今天的好景象。”现在的三张伦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来谋发展,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实现了村里的党风正、政风清。


用真心帮扶成效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褚金柳说。


  “我们村的路坑坑洼洼,进村主干路面太窄,路都不通畅,咋致富?”“村里没有小广场,想学人家跳个广场舞都没地方。”村民们无意中的吐槽,都被褚金柳当做民声记在了心里。


  三张伦村基础设施一直比较落后,褚金柳为村里积极申请“百县通村入组”工程,争取到资金8万元,提升改造自然村道路0.2公里。积极协调资金70万元对进村主街道进行拓宽,并对村里主要街道在老路多基础上铺设5厘米厚的沥青混凝土,村内道路面貌焕然一新。


  经过褚金柳积极努力,积极争取5万元建成文化广场和简易舞台;协调交通局出资0.35万元在村内易发事故路段安装减速带;还积极与结对帮扶的单位协调沟通争取2万元资金,在村内增设10处摄像头,实现全村监控全覆盖,保障了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来源:河南驻村公众号



主办单位: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凯鸣科技

ICP备案号:豫ICP备10022397号-2

焦作先锋

焦作党员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