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瞄准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聚焦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造纸及纸制品加工等重点产业,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夯实基础能力支撑就业。一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重点在江河纸业、国药容生等行业龙头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推动一线员工全员取证,加快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二是发挥职业院校主阵地作用。以黄河交通学院、职业技术学校、焦作护理学校为阵地,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办学,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和实训基地,加快构建“院校+企业”紧缺技能人才精准培养模式。三是发挥社会培训有效补充作用。实施培训机构提质工程,系统梳理全县21家社会培训机构的优势项目,统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布局和专业师资,更好满足社会对技能培训的多层次、多样化、新型化需求。
突出考证持证,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效。紧紧围绕持证目标,按照重扩面、调结构、提档次要求,聚焦人人参训、聚焦产业发展、聚焦培训提质,精准靶向发力,持续提高持证率和高技能人才占比率。一是扩大培训覆盖范围。通过分级分类建立适龄劳动力台账,全面摸清掌握各领域劳动力底数,及其培训意愿及就业需求、就业状况、取证情况等信息,实施精准职业技能培训,做到应培尽培、愿培尽培。二是优化教育培训内容。强化市场导向,建立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机制,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职业对接,加大短缺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努力实现企业就地招工、劳动者就地就业,打造了“武陟护工”“武陟农工”“武陟建工”“武陟文化匠人”“武陟电商”就业新名片。三是健全技能等级评价体系。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攻坚行动,鼓励引导各级各类企业、院校等开展自主评价,健全涵盖一二三产,并与全县技能人才培养相匹配的全工种、各门类技能评价体系。
强化激励保障,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建立“人才强省战略”工作专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部署,细化责任清单,细化奖惩措施,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一是加强工作统筹。构建形成党委政府统筹、人社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把“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列入全县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之首,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通过周统计、月调度、季通报等机制,严格考核奖惩。二是强化政策激励。打破身份壁垒,在就业、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让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打通职业发展通道。持续开展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和技术能手认定活动,每年评选一批“武陟工匠”。三是营造浓厚氛围。注重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企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通过赛事牵引,引导广大劳动者投身技能成才、练就纯熟技术。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播”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全民参与、全民持证”的良好社会氛围。
供稿:武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