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紧“第一责任”总阀门,抓好“书记工程”。坚持把“五星”支部创建纳入“书记工程”,县委书记多次召开乡镇党委书记会、工作专题会、工作推进会、现场座谈会、县委常委会等,领学文件精神、部署安排具体工作。在谋划创建工作基础上,坚持以身作则,带头深入乡村调研指导,宣讲政策、指导制定创建规划,示范带动其他县级领导下沉分包联系乡镇,点对点指导,科学制定了2470余条创建措施,为下步全力创星找准发力点。小董乡坚持强化党建工作引领,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全体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乡直单位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和五大创星专班,一村一策制定台账,由乡党委牵头抓总、村党组织具体实施,结合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每周开展“主题星”活动,以乡村联动打牢创“星”基础。
筑牢“创新载体”压舱石,用好“三张清单”。“三单”就是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组织县直各单位主动融入创建工作,实地指导各村开展创建工作,发挥单位职能和党员个人优势,在开放活动场所、提供资源支持、开展专业培训指导、参与公益服务等方面,列出资源清单;各乡镇村街党组织通过开展联户党员入户走访、召开会议等形式,全面征集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等,建立需求清单;聚焦基层最急需、群众最期盼的问题,由县直单位和乡镇村街党组织结对联合、共同协商,确定共建项目清单。木城街道坚持“清单化”抓落实,量化细化工作标准,对照五星创建目标,深入各村逐村研判、摸清各村基础条件、资源禀赋、问题短板,建立工作清单,严格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将清单打印成册,对照台账挂图作战,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把“攻坚战”变“持久战”,把“单打独斗”变“联合作战”,真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创建格局。
把牢“氛围营造”风向标,建好“同心驿站”。为持续提升“五星”支部创建热度,武陟县通过制作短视频、编写顺口溜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入宣传发动,营造出人人知晓、广泛参与、常态创建的浓厚氛围。龙泉、三阳、小董、谢旗营等乡镇街道创新开展网络直播、统一服装、制作PPT等活动,持续传播乡村振兴正能量,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参与度。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变化、建设成果,自发参与到共建共享中来,从“站着看”转为“跟着干”。龙源街道小徐岗村村民王福民牵头成立了戏迷俱乐部,组织全村戏曲爱好者学戏唱戏。村“两委”在抖音平台上建立了“腾飞徐岗”视频号,广泛宣传村里的发展变化、好人好事,形成人人参与创“五星”的良好氛围。
供稿:武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