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短板谋创新,高标一流创“五星”,来看修武县这些做法!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23-04-11 | 阅读:1493
今年以来,修武县坚持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抓牢基层党建的总抓手、助推乡村振兴的硬举措,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动,高标准落实,进一步压实责任体系,激发内生动力,用足“五项机制”,有力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开局有力。 压实责任体系,破解组织部门“单打独斗”难题。一是书记带头,压实县级层面责任。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定向明责,县委书记“四不两直”暗访调研传导压力,39名县级干部包联、72家县直单位结对,全县187个村和7个社区205个楼院小区实现指导帮扶全覆盖。二是明责问责,压实职能部门责任。各专班制定《“五星”支部创建一星一方案》,专班牵头单位与相关责任单位年度考核结果与创星成效直接挂钩,帮扶单位考评与帮扶成效直接挂钩。今年以来,1家县直单位、1名干部因创建(帮扶)工作不力,组织部门对其评优资格予以否决。三是报备管理,压实乡村主体责任。推行乡、村两级班子成员“一星一专人”报备管理责任制,相关成员的考核考察、评先评优与创建成果直接挂钩。四是共创五星,压实组织部门责任。出台《修武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共创五星、一线练兵”活动的实施方案》,班子成员分包乡镇创建工作,29名部机关干部分包53个重点村(社区),推动各项组工业务向“五星”支部创建全口径集聚,“一盘棋”推动创建工作。 激发内生动力,破解基层组织“被动应付”难题。一是张榜公示,扭转“不想干”观望态度。要求各村(社区)将创建目标、任务举措、工作进度在户外显著位置向群众公示并定期更新,宣传创建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倒逼村干部承诺践诺、主动作为。今年以来新制作公开栏223个。二是实战培训,解决“不会干”本领恐慌。组织194名村(社)支书进行实战化集中培训,带领54名重点村支书赴省内8县(市)36个村现场观摩,常态化开展“驻村夜话”,分门别类印制《“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手册》,为创建骨干提供“导航图”。三是指导帮扶,化解“不敢干”畏难情绪。通过逐村观摩、乡镇互查、现场指导,破解基层干部眼界不宽、办法不多、资源不足等问题。特别是请“老乡镇”担任调研指导组长,为创建工作找规律、出主意、想办法。今年以来,共收集7大方面361个问题,已指导整改349个。 融入创新举措,破解五项机制“空踩油门”难题。一是全科网格激活“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神经末梢。让联户党员、包片干部与网格员形成“AB”岗服务模式,确保机制运转常态长效。二是数字赋能搭建“村报告、乡处理、县办结”机制运行平台。依托修武县社会治理信息化智慧平台,构建数据采集、问题发现、民声反馈、任务派送、资源调度、流程监督、结果考核等闭环体系,无缝对接、迅速反应、运转高效,有效解决社会治理中的矛盾问题。三是丰富形式拓展“双绑”机制带动作用。延伸“双绑”机制内涵,探索“乡镇绑定”“强村绑定”等模式解决小村、弱村发展动能不足问题。郇封镇引进顶厨、良堂两家食品企业,带动23个村发展特色种植;七贤镇4个经济薄弱村绑定“五星”支部韩庄村,解决项目资金200万元,建设12座蔬菜大棚,月销售收入达6万元。四是“三强五民一路线”打通“派驻”机制方法路径。针对驻村书记“待不下、干不了、做不成”等问题,推行“三强五民一路线”工作法,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路径使驻村书记有事可干、有事愿干、有事能干。今年以来,5个软散村驻村第一书记群众走访率达72%,解决群众难题205件(次)、化解纠纷矛盾46起、谋划各类项目11个。五是加大力度发挥激励机制驱动作用。创建成效列入乡镇“争先晋位”综合考核,排名靠前的两个乡镇分别奖励1名职级晋升名额;出台《建立“五星”支部创建激励机制》,“三星”以上的村优先安排涉农资金项目,从集体经济收益中奖励支书每星200元/月、“两委”干部每星120元/月;“五星”村支书可列席乡镇党政联席会议,“四星”以上村“两委”干部可参加事业单位招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