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中站区:“三链”驱动赋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24-09-05 | 阅读:2868
今年来,中站区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围绕“组织链、资源链、利益链”三大方面持续下功夫、出实招,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打造组织链,引领发展提档升级。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力量分散、区镇层面缺少抓手等问题,以区域化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凝聚各方合力。按照“地缘相近、产业相关、发展相联”的原则,成立产业片区联合党委,纵向下辖行政村党支部,横向吸纳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设置产业服务中心,优化片区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目前,全区已成立龙翔山红色文旅、西部经济服务、府城都市农业等3个产业片区,覆盖20个行政村。引领发展方向。立足各村自然条件、区位优势、资源状况、产业特色,帮助进行综合分析、市场定位和风险评估,确定优先发展产业,找准生产经营方式。目前,龙翔山红色文旅产业片区围绕区委提出的“五彩中站·乐享生活”品牌,形成“红色研学游”“绿色生态游”“蓝色体育游”“古色民居游”“特色非遗游”五大路线,有效实现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推行“联合党委+合作联社”运转模式,通过成立运营公司将产业发展融入生产经营活动全链条,实现产业联合、项目联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去年以来,龙翔山红色文旅产业片区已选聘3名职业经理人,吸引12名青年返乡创业、60余人回乡就业。

打造资源链,助力乡村产业共赢。针对各村资源优势,推动农文旅资源有效融合,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出彩出新出圈。筑牢农产基础。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借助主播和商超力量,让“出土”的产品“出圈入市”,小尚村打造完成三个有机蔬菜大棚,实现年增收6万余元;北部山区“周窑白沙杏”等特色农产品和“北业柿饼”等农副产品遥相呼应。夯实红色底蕴。依托太行八英纪念馆、十二会、英雄洞等红色资源,开展红色研学、教育研学宣传推广活动,打造红色文化学堂等红色阵地,种植经济树木和瓜果树木5万余棵,策划推出精品研学路线,先后组织开展“魅力周窑·寻味生活”文旅市集等特色活动。丰富文旅形式。以民宿“牵手”乡村开启产业融合新模式,以“旅游+休闲+生态”为卖点,充分挖掘本地农副产业、住宿餐饮等资源,形成多样文旅集群。今年以来,全区累计接待游客210.3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47.58%,累计实现村集体增收549万元。

打造利益链,实现全域携手共进。盘活各村资源资产,集中招商引资,拓宽农特产品市场渠道,健全各村受益分配机制,确保稳定增收。平台化招商。搭建统一招商引资平台,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民宿餐饮、健身娱乐、户外探索、养生休闲等产业发展。今年以来,西部经济服务片区党委与焦作市经开区签订项目协议,以村企共建的方式,由3个成员村投资建设占地约50亩、总投资2千万的危化车辆停车场,预计实现年营收250万元。联合化盈利。探索农村宅基地收益分配等机制,有效利用闲置土地资源,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将特色农产品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生产销售,实现双向宣传、互盈互利。目前,西部经济服务片区已帮助西冯封村696名村民实现进企务工;府城都市农业片区与河南绿联农业有限公司对接合作,实现年出圈羊20余万只。品牌化推广。选择品牌基础好、产业实力强的产品进行整合,联合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充分运用报纸、网络媒体及微信公众号等媒介进行宣传推广。目前,府城都市农业片区“羊上楼”品牌正在进行规划打造,北部龙翔山红色文旅产业片区“几品龙翔”商标已经注册,辐射带动辖区100余名群众就业。

主办单位: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凯鸣科技

ICP备案号:豫ICP备10022397号-2

焦作先锋

焦作党员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