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山阳区:深入推进“双百双争”行动 让“和美乡村”可感可及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24-11-14 | 阅读:631
中马村中豫农业观光园,载满了果树,静待丰收;上马村道路两旁的桂花树整齐排列,游园内满是鸟语花香;巡返村“候鸟式”休闲康养公寓整洁而温馨。


漫步在乡村路上,美丽新图景铺展在各个角落。近年来,山阳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百村争星、百村争先”行动为抓手,持续提升“五星”支部创建成效,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发挥头雁队伍“领航力”
主动担当作为促振兴


位于太行山南麓的巡返村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连续两年被评为“五星”支部,村里各种福利待遇让城里人都羡慕不已。


走进村委会的会议室,墙面上张贴的“责任书”格外显眼。“巡返村任何一家因孩子结婚没楼房住,是我们的责任,任何一家孩子考上学而没钱上学是我们的责任,任何一家因大病而没钱看病是我们的责任。”这三个责任,是村委会向全体村民们许下的庄严承诺。“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源于村委的三次带头创业……”说起巡返村的创业故事,村党总支书记赵福运信心满满,底气十足。

在“双百双争”行动中,这段为民造福的创业故事仍在书写新的精彩。为加快推动村办企业自动化转型升级,村集体投资近300万元对巡返特种玻璃厂、中晶纳米科技现有生产线进行智能改造提升,帮助降低生产成本近百万元,激活产业振兴“一池春水”。同时,以“地域相近、居住相邻、便于就近管理”为原则,建立街区+网格的“1+1+N”管理模式,全覆盖辖区4个街区、10个网格,推动党员力量下沉、服务触角下延,充分释放“小网格”的“大能量”。

激活乡风文明“内驱力”
聚焦环境治理惠民生

天蒙蒙亮,中马村的街道便忙碌了起来。小广场上,保洁员们拿着工具捡拾垃圾;院落门前,村民们弯腰拔除周边杂草。相较于两年前,房前屋后种满花草、果树,“小家”美了,“大家”也靓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为了早日进入‘明星村’序列,我们探索制定了《中马村积分管理制度》,比如,把房前屋后的环境搞好,就可以领取面值10元的超市积分卡,还和‘五美庭院’的评比挂钩。”村党总支书记张建平介绍说。截至目前,已评选出“五美庭院”300余户,有效激发村民们参与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推动乡村面貌全面提升。

中马村的环境蜕变是“双百双争”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山阳区集中财力、定向投入,先后对3个“双百”村共4万平米的背街小巷进行硬化,栽种桂花树、女贞树等行道树3500余棵,绿化覆盖率均达到60%以上,和美乡村的“面子”美观、“里子”宜居。此外,全面推行“一宅变四园”行动,让闲置土地“活”起来,新增游园、菜园5处,曾经的治理难点,转变成了环境亮点,村民的幸福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增强乡村产业“生命力”
深化协同共建促发展

走进上马村油菜种植基地,秋日的阳光洒在田地里,农户们完成了油菜秋播,正进行着除草、浇水,一派忙碌景象,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荒芜的空地。


“我们村环境资源好、发展潜力大,这次列为‘先进村’扶持对象,对我们是一次机遇。”村党总支书记苗永保侃侃而谈。


上马村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顺利流转复耕土地200余亩,高标准建设连翘、油菜种植基地。如今,村民每亩土地可得租金8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美丽经济”不断做大做强。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山阳区打破就村抓村、就支部抓支部的惯性思维,以巡返村为中心,积极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模式,建立“明星村”与“先进村”帮带关系,实现抱团发展,合作共赢。去年以来,上马村与欣丰源农牧有限公司签订双绑协议,建立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绑定协议覆盖率达到90%;通过“一链四合”工作机制,重点培育卢亮沟户外出发营地升级改造、黄龙山多功能体育公园等特色项目5个,累计投资3000万元。

从人居环境日日新,到乡村治理节节升,再到特色产业步步高。乡村振兴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山阳区评估“双百双争”行动进展,持续提质创优,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双百”村流动聚集,全面建设“山阳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主办单位: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凯鸣科技

ICP备案号:豫ICP备10022397号-2

焦作先锋

焦作党员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