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村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居民微小实事,创新实施“一会三微”治理,激发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新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连心会”搭建共商善治平台。微网述职强担当。以“月初干群连心会”为载体,采用微网格员述职和群众评价相结合方式,考评连心入户、为民服务等工作开展情况,提升微网格员服务质量。干群共商解难题。参会党员、微网格员、群众代表围绕微网格、微治理、微服务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村(社区)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分工,定期跟踪回访,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微网格”重塑精细治理格局。建好“大体系”。建立“村(社)两委—网格长—微网格员”三级组织架构,聚焦“定格、定人、定责、定机制”四个重点,推动微网格内党建、综治等“多格合一、同向发力”新体系建设。抓实“小网格”。将341个全科网格细分成2589个微网格,优化制定《微网格工作“二十条”清单》,实行“两台账一地图一本一卡一马甲”规范化管理,确保精准化服务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建设“硬队伍”。通过视频授课、线下讲课等方式,开展专题培训220余次,提升微网格员能力水平,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稳定性好、群众认可的微网格员队伍。
“微治理”提升实事办理成效。线上有联系。建立微网格联系群,常态化开展线上服务,累计解决群众疑难问题2300余个。线下有阵地。依托各村(社区)闲置场地、党群服务中心等,建成邻里会客厅、议事厅等58个微网格服务阵地,由微网格员带头,引导村(社区)居民面对面谈热点、疏堵点、解难点,办理民生实事6075件。
“微服务”聚拢社情民意民心。实事办理精准化。实施“民情收集下网格、宣传服务惠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走访慰问进网格”等举措,惠及群众4.6万人次。基层服务常态化。冯营街道通过“日走访”与微网格内独居老人立下“窗帘之约”;九里山街道通过“日排查”解决管道淤堵、公厕卫生整治等民生问题,实现微网格员与居民打交道有温度、发现处理问题有速度、回访跟踪有效度。活动开展娱教化。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常态化开展入户慰问、健康义诊等系列微网格工作和中秋、重阳等系列节日活动,进一步优化服务供给,让群众生活幸福满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