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解放区:“多维发力”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25-01-22 | 阅读:819
解放区围绕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坚持多维发力、靶向施策,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联系服务,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有学又有为。


“数据库”破解“管理难”。依托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线上比对+线下走访”的方式,建立全区流动党员信息管理数据库,并由组织部门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配合,构建“区级+街道+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四级联动摸排体系,根据居住地、所属行业、个人流出(入)时间等情况,对辖区流动党员开展“拉网式”排查。目前共排查流出党员149名,流入党员79人,并结合流入党员本人意愿,全部就近纳入流入地党支部管理,让流动党员“流而不失”。

“两个阵地”破解“服务难”。建立了“园区组织+党群中心”两个阵地。对外来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产业园,及时组建园区党组织,将下辖未建立党组织企业中的流动党员纳入管理范畴,加强规范管理。同时在5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窗口,依托全科网格建设,整合城管、人社、教育、司法等行业部门资源,为流入党员提供就业推介、工商代办、法律咨询等服务,打造集“娱乐、学习、休憩”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帮助流动党员找到归属感。开展“一对一”结对关怀帮扶,定期走访流动党员家属,帮助协调解决生活困难,逢节假日发送节日问候微信,并提醒返乡时参加组织生活,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序”。

“三项清单”破解“管理难”。按照流出地党组织(单位)、流入地党组织(单位)、流动党员三类主体,根据各自职责分别制定了三项责任清单,其中流出地党组织(单位)责任7条,流入地党组织(单位)责任6条,流动党员责任5条,压实流动党员管理各方责任。同时,以《致流动党员一封信》的形式,向全区流动党员告之其责任义务,引导他们积极亮身份、强党性、争先锋,让流动党员“流而有责”。

“四种形式”破解“教育难”。搭建“线上、线下、日常、集中”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平台。在线上,以街道党工委为单位,组建流动党员学习群,充分运用抖音、微信等媒介,创建“党群联心社”“党群连心桥”视频号,创设“五星”支部、民生热线、党建理论等多内容版块,累计推送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专题资料120余期;在线下,充分用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街道基层党校、党群服务中心、远教站点等阵地,引导流入党员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在日常,用好党员联户服务机制,建立“1+1”结对辅导模式,组织村(社区)“两委”成员、优秀党员和流入党员结对帮扶学习,加强对流入党员全方位、全过程学习指导,及时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动态,让流动党员思想状态不滑坡;在节假日,利用五一、端午、中秋、春节等返乡时机,通过送学上门、政策宣讲、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等形式,集中为返乡流动党员“充电赋能”。

“五项活动”破解“带动难”。开展五类公益活动引导作用发挥。开展“智囊团”行动,发挥流动党员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技术优势等特点,听取流动党员在外工作创业先进经验,鼓励为家乡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建言献策、出谋划策;开展“示范岗”行动,在村(社区)设立党员先锋岗、示范岗,推动流入党员亮身份比形象、亮岗位比技能、亮承诺比服务,因人设岗,积极参与到为民服务等活动;开展“志愿行”活动,成立以“学雷锋志愿者协会”为龙头的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平安守护等7类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雁归工程”,将15名有意愿留乡服务群众的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重点培养,为实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贡献力量;开展“流动先锋”行动,聘请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群体中的党员,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充分发挥“民情前哨”“移动探头”作用,通过开展“基层治理随手拍”等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主办单位: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凯鸣科技

ICP备案号:豫ICP备10022397号-2

焦作先锋

焦作党员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