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村区:“微网实格”推动农村党员“有位”“有为”“善为”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25-04-22 | 阅读:130
马村区锚定“四高四争先”,深化“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以“微网实格”推动农村党员“有位”“有为”“善为”,助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确定网格,让农村党员“有位”。建立“村‘两委’—网格员—微网格员”三级组织架构,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度、无缝覆盖、方便服务”原则,综合考虑人口密度、面积大小、居住环境、发展需要等因素,科学划分341个全科网格、2589个微网格,选聘党员网格员170名,党员微网格员1240名。健全《微网格员管理办法》《微网格工作规范》等制度,整合综治、城管等职能,建成“多格合一”精细治理网格。通过明确网格划分和人员职责,让农村党员在基层治理中找准位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明晰职责,让农村党员“有为”。根据党员数量、年龄分布、文化程度、个人特长等,设立宣传宣讲、矛盾调解、帮办代办、基层治理、便民服务等10个微岗,党员根据自身情况和意愿,认领岗位,明确职责。去年以来,全区64个村共组建环境整治、助老扶残、义务家教、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队132支,依托马村区“一会三微”基层治理模式,开展志愿服务760余次,开展政策宣讲300余场次、累计走访3500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79件。通过精准设置岗位,激发农村党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建立机制,让农村党员“善为”。建立支部委员联系农村党员“传帮带”制度,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水平;采取“自评+互评”方式,评价农村党员履岗尽责情况,定期进行表彰;开展农村党员“小红旗”兑换活动,根据党员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情况颁发“小红旗”,党员根据获得的“小红旗”数量兑换生活用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村党员先进事迹,激发农村党员荣誉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