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则人心聚、事业兴。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山阳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紧扣“一聚六抓”主题主线,聚焦全区发展大局,抓组织工作“1+4+1”总体布局,以“十大行动”为“任务书”和“路线图”,持之以恒抓改革、强创新、破难题、开新局,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组织力量。
讲政治 强引领
在凝心铸魂中筑牢思想根基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突出政治引领,实施“凝心铸魂”行动。持续推动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健全“四个以学”长效机制,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规范落实“第一议题”、读书班、专题党课、“领导干部上讲台”等制度,发挥好“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感悟总书记对河南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深植厚培忠诚维护的情感之基和感恩奋进的力量之源。严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要求,深化“阵地+基地”“系统+行业”“党校+高校”“问需+互动”党员教育4+工作法,抓好“百万党员进党校”“山阳红大讲堂”“山阳红云课堂”常态化学习,持续提升党员教育质量。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紧扣全省“四高四争先”工作布局,聚焦“三十工程”“三新”建设等重点中心工作,全面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员干部培训与全省、全市、全区发展大局同频共振、紧密相连,全力打造挑大梁、勇争先的现代化山阳建设生力军和突击队。
重担当 树导向
在选育用管中锻造过硬队伍
干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力量,要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尽职尽责、攻坚克难、担当作为。
树牢鲜明导向,实施“选贤任能”行动。牢固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风向标”,常态化开展领导班子运行和干部队伍建设调研,对干部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的评价,为区委选人用人提供科学依据。强化基层一线“赛马识马”,打破论资排辈和隐形门槛,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
锻造成长链条,实施“精培优育”行动。聚焦“为发展蓄势、为干部赋能”,精准摸清干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知识空白、能力短板,依托“怀川大讲堂”“山阳青干荟”等平台,探索“业务培训+现场教学+实操锻炼”的专业化实战化培训体系,让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靶向提升干部队伍抓改革、促发展的专业能力。
从严管理监督,实施“阳光护航”行动。持续将干部监督工作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度融合,树牢“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抓紧抓实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努力做到“社交圈”“生活圈”“网络圈”监督无死角、全覆盖。继续用好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形成渠道畅通、沟通及时、信息共享的干部监督信息网络。建立健全部务会成员常态化列席各单位党组织重要会议制度,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
抓基层 强组织
在党建赋能中筑牢执政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实现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高效能治理。
坚持党建引领,实施“网格赋能”行动。紧紧围绕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新课题,聚力推进“五基四化”,积极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建好用好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5+16”专项任务清单,建立健全“村(社区)党委—网格(楼院)党支部—微网格(楼栋)党小组”三级党组织体系,深化“多格合一”治理成效,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
夯实基层根基,实施“强基固本”行动。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化拓展“党群360工作法”,向下深耕“三微”精细化治理模式,不断延伸基层党建触角,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培育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过得硬的党群议事会联盟品牌,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治理效能;探索推行“社区合伙人2.0”治理模式,探索设立“社区发展治理基金”,为社区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赋能乡村振兴,实施“头雁领航”行动。紧抓村(社区)“两委”换届契机,健全村才街培、导师带徒、跟岗锻炼、实事领办、包网联户等机制,着力培育储备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雏雁”队伍,确保选出好“头雁”、配强好班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激励作用发挥,实施“先锋引领”行动。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在工作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志愿服务队”,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入党前先做志愿者”“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活动,引导全区1.6万余名党员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急难险重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见行动、展作为,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建品牌 注活力
在育才聚才中厚植人才沃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创优人才发展生态,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厚植人才沃土,实施“智汇山阳”行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履行好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职责,持续打造具有山阳特色的人才工作品牌。完善引才链,常态化用好第八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引才平台,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力量,打好“乡情牌”,吸引人才回乡就业创业。打造育才链,深化“政校企”合作,打造“智汇山阳·三链共融”人才品牌,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全面推行“订单式”培养、“菜单式”教学的育才模式,精准打造一支留得住、能管用的产业技能人才队伍。优化服务链,聚焦打造人才服务“生态圈”,深化完善《山阳区四大班子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制度》,推动领导干部与48名企业、学校专家人才紧密对接,及时协调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问题,落实好生活补贴、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相关优惠政策,以优质服务打造拴心留才的宜居“硬环境”和宜业“软环境”。
高标准 严要求
在自身建设中锤炼过硬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组织部门作为党的政治机关,必须走前列、作表率,着力打造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组工干部队伍。
打造模范部门,实施“素质提升”行动。紧盯全省组织工作“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年目标,坚持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一体抓,深入开展“百日大练兵”活动,持续推行“1+N”领苗机制和轮岗交流活动,切实培养组织工作的“政策通”、业务工作的“活字典”、遇事能办的“多面手”。以《中共山阳区委组织部机关工作规则》等14项管理制度为抓手,做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标准做事”,确保党的工作安排在组织部门一贯到底、落地落实,切实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不断加强组工干部作风锤炼,坚决守护好“公道正派”这一“金字招牌”,以自身清、自身正、自身硬,树立起组织部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