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博爱县被确定为省首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有10个村开展了试点工作,2017年新增了2个试点村,12个试点村累计争取扶持资金1940万元。在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中,博爱县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引领保障作用,紧扣村情民意,积极探索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土、农、公、活”四字模式,确保了试点村工作的顺利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围绕“土”字做文章
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支持村级集体领办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组织,鼓励和引导全体村民成员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折价入股,大力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出产率,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孝敬镇齐村是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之一,村党支部成立了兴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500余亩,开展高效秋粮种植和蔬菜种植等,2017年实现集体增收11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已成立农业合作社550家,家庭农场134家;流转土地11.36万亩,占全县农村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54%。
围绕“农”字深挖掘
围绕“公”字强引领
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一方面,通过确保集体经济实现持续稳定收入,定期股权分红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另一方面,将精准扶贫项目中“到户增收资金”作为贫困户的股金进行入股,通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7年,作为省级贫困村的清化镇街道南朱营村,将1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以股金分红的形式全部兑付给村民,彰显了集体经济姓“公”的鲜明特色。该村“集体+公司+基地+农户”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省委副书记王炯的肯定和表扬。
围绕“活”字做乘法
围绕土地综合开发,支持村集体采取自主创业、合作开发等方式,利用“集体经济+全域旅游”“集体经济+电商”等模式,发展种植、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打造农业品牌。截至目前,共创建了1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和26个观光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3个,绿色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21个;“清化生姜”已通过中国地理标志认证,“伊赛”牛肉、“孝敬”蔬菜等品牌名扬省内外。
供稿:博爱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