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马村区:党旗引领抢收路 党群同心护粮仓
发布者:焦作市委组织部 | 日期:2025-10-20 | 阅读:24

金秋时节,秋粮进入收获关键期,却持续遭遇连阴雨天气,土壤过饱和、农田积水严重,轮式收割机难以下地,已成熟作物面临发芽霉变风险,秋收秋播工作遭遇严峻挑战。关键时刻,马村区以“月初干群连心会”“先锋联基层”为抓手,听民意、聚合力,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以“党建红”护航“丰收黄”,统筹推进抢收、减损、烘干、晾晒、秋播等各环节工作,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秋粮保卫战在田间地头全面打响。


强化组织引领,织密责任 “保障网”。各级党组织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构建起“指挥协调+网格包保+专班推进”的立体化工作体系。靠前指挥,统筹调度。各涉农街道以“月初干群连心会”为载体,聚焦秋粮抢收关键需求,明确防汛排涝、抢收减损、农技服务等核心任务,集中学习秋作物抢收抢烘与秋冬种植工作要点,同步宣讲防灾救灾补贴、农机作业保障、粮食存储安全等政策知识,对秋收困难户,组织“党员互助队”现场帮收;广泛动员5000余名党员、网格员下沉网格,承担地块巡查、需求收集、信息传达等工作,为粮食抢收提供“网格化、精细化”的基础支撑,同时推动农业、应急、气象等跨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行“村干包片+全员下沉”责任模式,按“1名干部包联1个村民组、覆盖20-30户农户”划定责任区域,实现秋粮保障工作无死角、全覆盖。专班推进,全程服务。聚焦秋粮抢收关键环节,各街道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在烘干塔、晾晒场等重点场所设专人值守,统筹做好秩序维护、设备巡检、流程指引等服务;同时加强与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动,充分运用专项防灾救灾资金,为农田排涝设施修缮、农机作业保障、潮粮烘干补贴等提供资金支持,为秋粮抢收减损提供坚实保障。跨区协同,补充力量。依托全省农机应急互助合作机制,立足区域农机资源统筹调配,检修各类农机具1300余台,协调履带式收割机等适用于积水地块的专业设备跨区支援;设立机收保障热线电话,通过微信群为机收提供作业、气象、技术等信息服务;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土专家”等10余人,成立2支农机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机服务和技术指导。


党员冲锋在前,争当抢收“急先锋”。全区1000余名党员干部以“先锋联基层”为载体,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将党组织服务延伸至基层一线、聚焦群众实际需求 ,组建54支秋收帮扶小分队、应急抢收服务队和“党员先锋队”,结合“月初干群连心会”梳理的困难农户清单,下沉田间地头开展全流程帮扶。抢收一线显担当。在积水严重的地块,党员们蹚水作业,人工抢收玉米等作物;针对农机难进地问题,协调调度履带式收割机昼夜作业,实行“人歇机不歇”轮班模式,紧盯降雨间歇窗口期,组织党员干部协助农户清理田间积水、规划最优作业路线,为农机高效进场扫清障碍。困难群体强帮扶。党员队伍重点对接留守老人、缺劳户、贫困家庭等群体,提供“收割—运输—晾晒—归仓”一条龙服务。各街道“抢收帮扶队”顶雨作业,截至目前,全区已帮助115户困难家庭完成秋粮收割,转运湿粮230吨;为农机手提供“点对点”后勤保障,及时补给燃油、维修配件与热餐热水,确保抢收队伍连续作战。技术指导降损失。技术型党员化身“田秀才”,深入一线指导农户科学收割、防灾减损,同时开展农机安全操作培训,筑牢生产安全防线;党员干部联合气象部门,通过村级微信群、大喇叭、网格员入户等方式,发布天气预警信息及“抢收窗口期提示”“湿粮临时存储小技巧”,让农户提前掌握天气动态,避免粮食霉变、落粒损失。


全链服务减损,筑牢丰收 “防护墙”。各级党组织充分整合资源,打通从抢收到归仓的全链条服务,千方百计降低产后损失,同时有序推进秋播准备工作。拓展晾晒空间。街道指导各村盘活闲置村室院落、文化广场等公共空间,在适宜路段铺设塑料布、竹席搭建临时晾晒点,同时鼓励农户采用屋檐挂晒、编织袋立放通风、庭院小堆勤翻动等低成本方法,缓解集中晾晒压力。提升烘储能力。马村区设立河南禾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办龙祥粮食储备场等4个大型粮食一体化服务点,可实现日收割能力1650亩、日烘干能力392吨、仓储能力1.9万吨;同时协调约1.5万平方米大型厂房免费向群众开放,经清扫消毒、划分区域、配备工具后用于晾晒,形成有益补充。助力粮食变现。党员干部积极搭建产销桥梁,联动粮食收购企业与烘干企业,通过“以购代帮”“以购代捐”等方式,帮助农户解决粮食销售难题,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主办单位: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凯鸣科技

ICP备案号:豫ICP备10022397号-2

焦作先锋

焦作党员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