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武县坚持把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构建“精准选派、精细管理、精心保障”多维体系,不断提升驻村帮扶工作质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精准选派,确保人岗相适。摸底研判,厘清选派需求。对全县187个行政村进行全覆盖摸底调研,聚焦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等不同类型村庄实际需求,建立驻村干部“需求清单”,与驻村干部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和个人特长进行匹配分析。科学派岗,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分析研判结果,因村制宜,开展“订单式”派驻,党群部门干部派驻到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经济部门干部派驻到集体经济薄弱村,农业部门干部派驻到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村,确保最有用的人在最需要的村,实现“专业力量”与“村庄需求”精准对接。全覆盖培训,提升能力本领。聚焦能力提升做实培训,立足“干什么、学什么”,采取专题辅导、经验交流、分组研讨、能力测试等方式,对58名第一书记进行全覆盖培训,助力驻村干部适应岗位、提升能力。
精细管理,推动履职尽责。完善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完善驻村第一书记日常管理办法,严格执行考勤、请销假、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督促驻村干部严格落实“五天四夜”工作要求,坚决防止擅自离岗、“两头跑”等现象。多维考核,突出实绩导向。建立驻村第一书记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乡镇党委、派出单位、所在村党员群众共同参与,通过述职评议、实地查看、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全面客观评价第一书记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提拔使用、职级晋升挂钩。示范引领,推动作用发挥。围绕支部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制定驻村第一书记帮扶职责清单和村级实事清单,确保工作有方向、有目标、有干劲。今年以来,驻村第一书记共办理民生实事103件,争取资金1200余万元,实施项目15个,帮助村集体经济增收70余万元。
精心保障,激发内生动力。落实政策,强化待遇保障。严格落实驻村工作经费、生活补助、交通补贴等政策待遇,协调派出单位当好“娘家人”,在项目、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县委组织部定期召开协调会,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力量帮助驻村第一书记累计解决难题27件。搭建平台,促进互学互鉴。组织召开第一书记工作交流会9次,探讨疑难问题、分享经验做法、展示工作成效。通过比思路、比干劲、比业绩,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关怀激励,激发内生动力。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领导经常性与第一书记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帮助疏导压力、解决困难。树牢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用人导向,对表现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重点培养,对年度考核优秀者给予嘉奖记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