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河南新时代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齐奉海被派驻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昌街道铁匠庄村担任第一书记。时年37岁的齐奉海看起来很是年轻,初次见到他,大多数村民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年轻小伙儿能干啥”,大家对这位年轻的第一书记心存质疑。
现如今,看着早已和大伙儿成了亲人的齐奉海,曾经质疑过他的村委委员赵铜锤有些不好意思。“齐书记这一年到俺村抓党建带队伍,帮扶困难户,还想法子带领大伙儿致富,他用实际行动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敬佩。”赵铜锤说。
铁匠庄村有村民103户,361口人。由于村两委不健全,对村里发展规划不清晰,2017年该村被确定为“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该村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对几户家庭困难的村民帮扶工作也任务艰巨。
村党支部究竟涣散到什么程度? 齐奉海第一天到村里, 就被“泼了一盆冷水”……
“我来村里第一次组织召开全体党员会,通知晚上8点的会,到了8点30分,全村22个党员才零零散散来了五六个人。”齐奉海说。
建好党支部,党员带民富。村里开党支部会议,连人员都到不齐,这样的村庄怎么能实现致富奔小康?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齐奉海心里渐渐梳理出带领铁匠庄村大跨步发展的“三步走”——聚民心、解民忧、带民富。
聚民心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齐奉海决定首先把全村党员凝聚起来,让党员带动村民全员。他联系邀请河南新时代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党支部和铁匠庄村党支部进行帮扶联建。高速公路党支部的十几名党员佩戴鲜艳党徽来到村里,看望慰问困难户,义务打扫卫生,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让这些党员用实际行动感染、影响村里的党员和群众。
与此同时,在两个支部全体党员会议上,来自高速公路党支部的党员现场为铁匠庄村的党员佩戴党徽,并为他们整理着装,系好衣领扣子,共同聆听国际歌,重温入党誓词,教育引导村民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齐书记来了之后,俺村党支部和党员面貌焕然一新,大家的心齐了,俺村的致富更有奔头了。”83岁的老党员赵世华说。
驻村干部进了村,就是村里人。这是齐奉海最朴实的想法。11月6日下午,记者在村里采访时,听说了这样一件事。
几年前,村民王永臣的妻子患病花光了家里的钱,但最后还是病逝。后来,他的儿子又不幸出了车祸,为给他治病家里欠下不少外债,孩子还是落下了后遗症。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雪上加霜。
“齐书记来俺村后真把村里当成了家,把困难户当成了自己的亲人。”铁匠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爱云说。她记得,有一次齐奉海到王永臣家里走访,正巧遇上王永臣的儿子嫌捡来的衣服破旧不肯穿,王永臣气急打了儿子。之后又觉得心疼,父子俩抱在一起落泪。看到这里,齐奉海也心里难受,当场掉了泪。
“越了解王大哥家的情况,越感觉像是自己的亲人遭受困难一般难受……”当天,齐奉海含着泪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感言,引来众多好友关注。大家纷纷为王永臣家捐款捐物,齐奉海还自费给王永臣的儿子买了新衣服。
村民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齐奉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今年夏天,村民曹桂英、任小爱等村民家的西瓜丰收了,却没有销路。齐奉海得知后立即联系企业、单位食堂等,积极帮村民找销路。短短一天多的时间,就帮村民卖出了1000多公斤西瓜。
发展的路要一步一步走,现如今,齐奉海正谋划着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走上致富奔小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