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孟州市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对标党的五大建设,认真落实王国生书记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提出的“三个注重”、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要求,积极谋划,创新载体,在全市开展了“党旗飘起来、党徽亮起来、党员动起来”活动,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进而让党建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实实在在的竞争力和为民服务的软实力。
一、强化政治统领,让党旗在各个阵地飘起来
坚持把加强党在基层的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作为首要任务,以强化政治建设为根本,突出书记这一关键少数,狠抓思想教育,着力在解决作风问题中增强党性,在增强党性中转变作风。
一是夯实责任抓书记。将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明晰化,分乡镇、机关、支部三个层面,分别明确了书记抓党建15项责任清单和13项基层党建底线问题清单,制定了奖励表彰和责任追究办法;并将党建工作纳入督查巡察范畴,制定考评办法,按抓项目的办法抓党建,把党建责任抓实抓具体。
二是“四讲一树”抓教育。在市、乡、村建立三级“新时代讲习所”,组建讲师团队,开展“四讲一树”教育(讲政治理论、讲三农政策、讲基层治理、讲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新发展理念),举办党员干部示范培训班9期,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12期,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六进两入”(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络,入脑入心),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社会文化。
三是“三线一带”抓阵地。结合地域特点,按照“三线一带”(岭区、平原、滩区三条线,建设党建示范带)的总体布局,以建立党建综合体为龙头,市乡财政先后投入4864万元,设置各类党建标识400余处,建成大型“新时代讲习所”29家,新建和修缮村级活动场所50个,打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基地和党建综合体18个,党的活动阵地和思想阵地得到不断巩固。
二、建强组织堡垒,让党徽在各行各业亮起来
坚持把建强组织、管好队伍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全面从严抓落实,突出解决“支部软、队伍散、工作不规范”的问题,持续提升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一是“五有标准”育强“头雁”。按照对党忠诚有正气、公正无私有威信、社会治理有办法、带头致富有本领、清正廉洁有担当“五有标准”,通过内联外学,定向激励,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坚持每年表彰10名明星党支部书记,坚持每年组织1次示范村支部书记外出培训,推行村干部绩效考核和绩效报酬发放机制,先后培育28名“红色头雁”,储备培养后备干部712名。
二是“三抓一创”建强组织。坚持“全面抓规范、典型抓示范、后进抓帮扶、分类创建星级党组织”,对各类支部实行划类管理,坚持每季度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按照从1星到5星标准,开展设星定级、评星晋级,全市1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实现转化,培育五星党组织42个。
三是分类创建提升水平。建立“2345”支部创建体系,在全市开展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即在“两新”组织开展“双强”(党建强、发展强)支部创建;在社区开展“三满意(组织满意、党员满意、居民满意)支部创建;在机关开展“四表率”(党性坚定、纪律严明、作风务实、业绩突出)支部创建;在农村开展“五个好”(班子好、队伍好、思路好、蓝图好、机制好)支部创建。
四是“三亮一争”激发活力。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了“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积分考评争先锋”活动,实行一月一考评、一季一评星,激励党员争做服务群众和推动发展的先锋。今年来近2万名党员亮出了承诺,评选出季度之星600余名,为群众办理实事达1.2万余件。
五是“四型四强”正向激励。坚持将乡镇一线做为年轻干部成长的舞台,积极培育担当型、实干型、清廉型、忠诚型“四型”干部,围绕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打造“四强”班子,激发队伍活力。
三、发挥先锋作用,让党员在各个领域动起来
坚持把实施“五联共建”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制度保障和长远建设,以党建工作统领各项中心工作,突出解决“党员和群众一个样、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的问题。
一是中心工作“领导联点”。所有县级领导包乡联村指导中心工作推进,带头联系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乡镇班子成员联系若干个企业和村,做到联系点全覆盖。
二是驻村帮扶“支部联建”。123个市直单位与农村党组织实行组织联建,坚持“周二蹲点日”制度,1200余名机关党员与农户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四帮四扶”活动。
三是城市提质“部门联创”。市直机关党组织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任务,认领责任区,先后开展“我是党员我先行”志愿服务6000余次。
四是社会扶贫“企业联村”。26家企业党组织联系24个贫困村,提供物资和资金842万元,引进项目34个,解决贫困户就业132个。
五是邻里互助“党员联户”。创新“一编三定五服务”机制,对标“五位一体”,将农村无职党员分为“产业振兴、政策宣传、乡村文明、民事调解、环境卫生”五个特色功能小组,分组为群众开展服务,实现了党员联户全覆盖,先后为群众办理实事好事2.2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