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人才风采展”开栏的话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焦作先锋开设“乡土人才风采展”专栏,选取外出工作人员返乡创业、回村任职的典型代表,讲述他们情系家乡、回归故里、致富带富、建设家园的风采故事……
宋国庆,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他高中毕业后,到外地打工,靠自己的拼搏,从一个打工仔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被提拔为国企副总经理、纪检书记。每次节假日回村看到各个路口水坑泥泞、杂草丛生,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经过再三思虑,2014年12月,他不顾家庭的多次劝阻,毅然放弃了年薪三十万元的工作,回村担任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带领父老乡亲为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开始奋斗。
老催庄村位于武陟县的西部与温县毗邻,3700多人,12个村民小组,党员81人,6个党小组。全村不到2600亩土地,村里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收入和集体土地,是省定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2户。村里流传着“街道四季水坑有,村民出行很难走。垃圾杂草随处在,晚上路灯瞧不见”的顺口溜。面对这些困难,他没有气馁,没干过一天村干部的他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了解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用自己的足迹丈量了全村的大街小巷。他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讨论制定了“一沟、二心、三园(院)、四路的老催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发展规划”。
有规划没钱干怎么办?他多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在外人士、村办企业老板座谈会,报告思路规划,征集意见建议,争取资金支持,并研究制定了“7点加1点”的集资办法,就这样,老催庄的美丽乡村建设于2015年3月开始了。
建设村东慈孝文化主题公园、村西文化健身广场及游园、慈善幸福院没有地方咋办?他牵头组织成立了“一队四会”队伍,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书画、舞蹈、戏迷、体育四个协会,采取“二虚”(虚拟项目、虚拟补偿)和“找点、连线、带面”的办法让90多户群众自愿捐献了21.8亩的“三不一有”(村里边不种庄稼、不种果菜、不成林木和有坟地)的废弃地,群众自发捐献了6.3万元,企业捐资21万元,村民无偿奉献650多个工时。
“是党员就要往前站,群众不能干的党员干,群众能干的党员争先干”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党员宋金水、宋祖堂、苗宝兰等人放弃家里的小生意和地里的农活自愿在村里清垃圾、搞绿化、粉刷墙体。看到党员们如此奔忙,越来越多的群众被感动,自觉加入到修路、建广场、街道整治、卫生清理等活动中。
2015年10月,老催庄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就新修街道3.3公里,建了13500平米的村东慈孝文化主题公园和村西文化健身广场游园,安装路灯220多盏,硬化学校、幼儿园院内地面等工程,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
党员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给他又增加了新的动力和压力,四年间先后投入资金1460余万元,硬化街道和生产路13.6公里,修建村通往镇里的济河桥,建成群众大舞台、慈善幸福院、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型医疗保健中心、日处理100吨的污水处理站,打生产用井11眼,家家户户装上了天然气,建设贫困户脱贫和发展集体经济食用菌大棚32座,2017年全村实现了整体脱贫。
为促进民风文明,他先后组织开展广场舞、秧歌舞比赛21次,戏曲晚会26场,篮球、乒乓球比赛60多场,书画交流赛6次,农民培训17场,太极拳、太极剑表演9场、道德讲堂21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在全村先后评选了48名“五好文明家庭”、48名“孝顺媳妇”、36名“卫生先进家庭”、36名“老寿星”、18名“青年致富带头人”等,弘扬新风正气。80岁的老党员宋祖璞感慨地说:“现在俺村就像一家人一样,邻里之间有啥事都能相互照应着,减少了好多不必要的麻烦。”
春风化雨瑞万物,党风正则民风淳。老催庄村在村“两委”干部及全体党员的带动影响下,呈现出了风清气正、村风文明、治安稳定、邻里和谐的喜人景象。